梨金缘吉丁虫又叫梨古丁虫、板头虫等,属鞘翅目,吉丁甲科,是梨树上的一种首要枝干害虫。全国各梨产区均有发作,管理粗放的老梨园受害较重。首要寄主为梨、桃、苹果、杏、山楂、樱桃等。
以幼虫在枝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食。被处外表常变褐至黑色,后期纵裂,削弱树势,易呈现红叶,叶片小,呈现死枝或死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17毫米,宽约6毫米,体纺锤形赂扁。密布刻点,翠绿色有金黄色光泽,复眼黑色,前胸至翅鞘前缘有条金黄色纵条纹并有金红色银边,头中央有一条黑蓝色纵纹。卵扁椭圆形。长约2毫米,宽1.4毫米,初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幼身扁平。乳黄色,头小、暗褐色,前胸膨大,腹部细长,老熟幼虫体长30~35毫米。蛹体长15~20毫米,纺锤形略扁平,由乳白渐变黄,羽化前与成虫相似。
发生规律
梨金缘吉丁虫1~2年完成l代,以大小不同龄期的幼虫在被害枝干的皮层下或木质部的蛀道内越冬,寄主萌芽时开始继续为害,3月下旬开始化蛹,每年5~6月间均发生1次成虫。成虫有假死性,产卵于树皮缝内,6月初孵化为幼虫,幼虫孵化后即蛀入树皮内,渐蛀入皮层下为害,行螺旋形蛀食,虫道绕枝干一周后。常造成枝干枯死。9月份以后、幼虫蛀入木质部或在较深的虫道内越冬。
防治方法
(1)梨树休眠期刮粗翘皮,特别是主干、主枝的粗树皮,可消灭部分越冬幼虫。
(2)及时清除死树死枝并烧掉。减少虫源。
(3)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性,清晨振落捕杀成虫。
(4)成虫发生期可喷20%速灭杀丁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毒死蜱1200~1500倍液等菊酯类或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5)幼虫为害处易于识别,可用药剂涂抹被害处表皮,毒杀幼虫效果很好、可用40%氧化乐果5~10倍液、48%毒死蜱8~12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