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龙眼蚧壳虫

2018-11-27 13:43:00浏览:100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龙眼蚧壳虫形态特征】:  介壳虫种类繁多,危害龙眼树的主要有绵蚧、粉蚧等,雌成虫无翅,体长1~7毫米,体上覆盖一层白色棉
龙眼蚧壳虫

【龙眼蚧壳虫形态特征】:

  介壳虫种类繁多,危害龙眼树的主要有绵蚧、粉蚧等,雌成虫无翅,体长1~7毫米,体上覆盖一层白色棉絮状蜡质物(绵蚧)或白粉状蜡质(粉蚧)。1. 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psidii Maskell) 以雌成虫、若虫刺吸叶片、新梢、花穗、果实的汁液,并诱发煤烟病,使植株长势衰弱,落叶落果,降低果实的产量和质量。除荔枝、龙眼外,该虫还是人心果、番石榴、人面树的严重害虫。此虫属同翅目、蜡蚧科。雌成虫(图3)体扁长椭圆形,浅黄绿色,长约4毫米,复眼、触角和足清晰可见,体背中央稍隆起,被一薄层蜡质物,腹端有臀裂。成熟的雌虫于腹端分泌白色蜡质绵状卵囊,产卵其中。
  在广东每年3~4代,以若虫或雌成虫在寄主的叶片或枝稍的端部越冬。翌年6月,越冬虫性成熟,遂分泌卵囊,产卵其中,每雌平均产卵约400粒。若虫在卵囊孵出后向嫩梢、花穗、果实爬行,经1天即可固定寄生为害。对荔枝果实危害最大。
   2. 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 Anderson) 以雌成虫、若虫寄生在荔枝、龙眼的枝条和茎杆上,使植株生长衰弱。还能为害柑桔、芒果、番石榴、茶树等多种果树林木。该虫属同翅目、蜡蚧科。雌成虫(图4)体卵圆形,紫褐色,触角和足虽小,但清晰可见。体外覆盖乳白色、似半球形的厚密蜡壳,蜡壳背面有明显的角状突起。卵囊缺如,产卵于虫体之下。
  在广东每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虫越冬。翌年4月开始产卵,每雌产卵约1000粒。5~6月为卵盛孵期,初孵若虫多爬向新梢嫩枝,固定取食后即开始分泌蜡质。对枝条危害最大。
3. 堆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 以雌成虫、若虫成堆寄生在龙眼的嫩梢及果蒂上为害,是龙眼果实的重要害虫。还能为害柑桔、番荔枝等。该虫属同翅目、粉蚧科。雌成虫(图1)体椭圆形,黑紫色,触角及足草黄色,体背被较厚的白色蜡粉,每体节上的蜡粉分成四堆,故整体看由前至后形成4纵行;体周缘的蜡丝粗短,而体末的一对蜡丝显著粗长。成熟雌虫体末长出黄白色、蜡质绵状的卵囊。多个雌虫常堆聚在一起。【龙眼蚧壳虫发生规律】:  该虫在广州每年5~6代,世代叠置,以雌成虫或若虫在寄主的主干或枝条裂缝处越冬。2月初越冬成虫产卵。每年3月、5月、7月、8月、9月、11月为各世代成虫产卵及孵化的盛期,其中4、5月及11月的虫口密度最大,对幼果及秋梢为害最烈。【龙眼蚧壳虫为害症状】:  蚧壳虫危害龙眼树可整年发生,但以夏秋季、尤其是4~8月份危害较严重,以幼虫、成虫叶片、嫩梢为主。叶片受害后,初期出现淡黄色或红色班点,后期皱缩成狗耳叶;嫩芽、嫩梢受害则肿大、弯曲不能伸展、甚至枯萎。严重危害时可造成大量减产。介壳虫危害过程中分泌蜜露,因而招引蚂蚁共生和诱发煤烟病。【龙眼蚧壳虫防治方法】:1.重视植物检疫,防止介壳虫通过苗木或其它农产品的运输而扩散和带入新区。 2.选用无虫种苗、接穗,植前喷药洗抹树身。3.铲除龙眼园内介壳虫的其它植物寄主,如含羞草、木麻黄等。  4.合理修剪,创造一个通风透光的环境。剪除龙眼树的受害严重的部位,集中处理。   5.保护利用天敌,抑制介壳虫的繁殖。自然天敌对介壳虫发生有抑制作用,介壳虫的天敌主要有澳洲瓢虫、大红标虫、寄生蜂等。  6.药剂防治,这是消除介壳虫危害的最速效方法。可选用山东农厂生产的40%氧化乐果乳油稀释300倍进行喷雾效果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龙眼白蛾蜡蝉

上一篇:

龙眼独角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