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
【主要特征】苹果轮纹病又名粗皮博、水烂病烂果博、轮纹褐腐病?、疣状粗皮病?疣皮博、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也能为害叶片。?
症状 枝干受害多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暗褐色小斑点,渐扩大,质地变得坚硬,中心突起,边缘龟裂,病健部产生裂缝并逐渐加深,形成圆形或不正圆形的褐色疣状物,直径0.3cm到2~3cm不等。病斑单生或2~3个连生,质地坚硬,随后病斑周缘逐渐下陷,成为一个凹陷的圆圈,至第二年,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随着健部木栓形成层的生成,病部周围逐渐隆起,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缝,甚至病斑可翘起剥落。病斑不仅限于皮层,约有1/4还可侵入木质部。当枝干染病严重时,许多病斑密集一起,枝干表面极为粗糙,故又称疣状粗皮病,往往引起枝干早期枯死;果实发病多在近成熟期或贮藏初期。起初,果面发生水渍状褐色、近圆形的小斑点,扩大后,呈暗红褐色,具有明显的同心环纹。病斑发展迅速,几天内即可使全果腐烂,并常常发出酸臭气味。后期自病斑中心起,逐渐产生黑色小粒点;叶片发病,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有同心环纹,大小0.5~1.5cm,后逐渐变为灰白色,并长出黑色小粒点。一张叶片上发生许多病斑时,往往引起干枯早落。?
【病害原因】侵染循环?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果在枝、叶、果的病残组织内越冬,为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源,病组织中的菌丝可存活4~5年。枝干上过冬的病菌是最重要的侵染源。枝干上越冬的分生孢子器,一般在4月下旬遇雨开始散布分生孢子,到5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增多。孢子主要通过风雨飞溅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10m。孢子萌发后经皮孔侵入果实和枝干,正常潜育期15天左右。病菌有潜伏侵染现象。新梢上一般从9月下旬以后,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新病斑。新病斑当年很少产生分生孢子器,第二、三年才大量形成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第四年后产生分生孢子器的能力又显著减弱。枝条上病斑的孢子形成能力与枝龄和病斑年龄大小有密切关系。2~6年枝上发生的新病斑,产孢能力强,反之,10年生以上的枝干产孢能力弱,而且在老病斑失去产孢子能力之后,又陆续产生年龄不同的新病斑。1年生的幼嫩新梢最感病,在20~25℃条件下阴雨24小时,即可被侵染。叶片一般从5月份开始发病,7~9月间发病最多,通常叶片发病均极轻微,不会直接影响树势。轮纹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品种等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或连续降雨,雨量达10mm以上时,侵染多发病重。相反,在高温、干旱的季节,孢子散发量少,侵染亦少,发病轻。6~7月是全年孢子散发量最多的时期,也是全年侵染的高峰阶段。
【防治方法】
1清除初侵染源:冬季刮除粗皮并销毁,用5%菌毒清水剂100倍液涂抹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1%含量为90%以上的硫酸铜溶液涂抹消毒。发芽前喷50%混杀硫悬浮剂2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刮治:枝干受害应及时刮除病部,然后涂刷30~50倍液抗菌剂401、402,或用1%硫酸铜液、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药保护果实:5月下旬喷10%甲托膜剂2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7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70%果尔康超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240倍式波尔多液、30%绿得保胶悬剂300~500倍液;;果实套袋:落花后一个月内套袋,每果一袋。;加强贮藏期管理:入库或入窖前严格剔除病果,控制温、湿度,发现病果,及时捡出处理,以减少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