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根及根颈部,在根群中先在小根开始发病,逐渐向主侧根及根颈部发展,病部初期生黄褐色病斑,组织内部发生褐变,病部逐渐生出紫色绒状菌丝层,并有紫黑色菌索,尤其在病健交界处常见。病部表面有时可见到直径1~2毫米半球形的菌核。后期病根部先腐朽,木质部朽栏,在根颈附近地表面生出紫色菌丝层。病株地上部分新梢短,叶片变小,颜色稍淡,不变黄,座果多,全树出现细小而短的结果枝,有的品种如美夏,叶柄中脉发红,部分枝条干枯,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全株枯死。
【病原】 紫绒病属子囊菌亚门,层菌纲,木耳菌目。病根表面生出的紫色菌丝层,其外层是子实体层,上有担子,担子圆筒形,无色由4个细胞组成,3个隔膜,大小为25~40微米×6~7微米,向一方弯曲,在每年细胞上各长出1个小梗,小梗无色,圆锥形。小梗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细胞,卵圆形,顶端圆,基部尖,大小为16~19微米×6.0~6.4微米。菌核半球形,紫色,大小为1.1~1.4微米×0.7~1.0微米。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根状菌索或菌核在病根上或遗留在土壤越冬,根状菌索和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条件适宜,由菌核或根状菌索上长出菌丝。首先侵害细根,而后逐渐蔓延到粗根。病根和健根的接触是该病扩展、蔓延的重要途径,带菌苗木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途径。担孢子虽能产生,但寿命较短,萌发后进一步侵染的机会不多。因此,对传病作用不大。病害发生盛期多在7~9月,发生轻重与刺槐的关系密切,即带病刺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价。靠近刺槐的苹果树易发生紫纹羽病。低洼潮湿积水的果园发病重,果园间作带有紫纹羽病的甘薯等作物也易诱发该病。
【防治措施】 (1)建园防病:不在林迹地建果园;果园不用刺槐(病害寄主)作防风林带;新栽苗木用甲基托布津、苯来特等1000倍液浸渍10分钟后栽植。(2)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避免结果过量,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3)及时检查治疗:对地上部表现生长不良的果树,秋季应扒土晾根,并刮除病部和涂药。对病株周围土壤,用70%五氯硝基苯粉每株0.2公斤,配制成1:50~100的药土,均匀撤施病株周围土中。或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对病重树尽早挖除,搜集病残根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