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腐病为草莓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多在露地发生,保护地亦可发病。通常病株零星,造成少量烂果,严重地块果实染病率可达20%以上,显著影响革莓生产。此病还可在草莓贮运期发生危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草莓皮腐病的防治方法。
一、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果实。开花至果实成熟均可染病。幼果多从接触地面处侵染,初呈水渍状近圆形或不定形浅黄褐色斑,以后发展成黑褐色。空气干燥,病部硬化似皮革状。空气潮湿,病果软化腐烂,在病部表面产生浓密白霉。成熟果染病,病部软化褪色,呈水渍状腐烂,病斑初为浅黄褐色,以后变成褐色至黄褐色,适度高时病果表面亦产生白色霉层。
二、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遇水释放游动孢子,通过雨水或浇水传播危害。病菌生长温度8~35℃,最适宜温度25—28℃,较高温和高湿适宜发病。平畦种植、地势低洼、土壤黏重、偏施氮肥和过度密植发病严重。
三、防治方法
①选择地势高燥的壤土地块种植,采用高畦或高垄地膜覆盖方式栽培。
②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生长期加强管理,避免田间积水,发现病果及时清除。
③普通种植可在畦沟内铺撒稻壳或碎稻草,避免果实与地面直接接触,阻止病菌溅射传播。
④发病初期可选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用药间隔期为7-10天,连续2-3次。上述药剂交替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