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斑病的病菌以病斑上的菌丝或分生孢子越冬,也可产生细小的菌核越冬,还有的以产生的子囊壳越冬,越冬后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和初次侵染,后期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传播载体,病菌生育适温为18~22℃,低于7℃或高于23℃发育迟缓。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重茬田,管理粗放及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品种间抗性差异显着。因都卡、新明星等较抗病。下面是草莓白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危害症状
草莓白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斑,大多发生在老叶上。叶柄、果梗、嫩茎和浆果及种子也可受害。叶上病斑初期为暗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2~5毫米大小的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心部灰白色,略有细轮纹,酷似蛇眼。病斑发生多时,常融合成大型斑。病菌侵害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侵害,被害种子边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使之丧失商品价值。
二、发病因素
(1)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易发病。
(2)栽培过密,株、行间郁敝;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过嫩,虫伤多的易发病。
(3)种苗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易发病,温暖、高湿、多雨发病重。
三、化学防治
(1)浸苗:移植前清除种苗及重病株,并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干后移栽。
(2)喷施用药: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700倍液;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6%霜霉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10天喷施1次,共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