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褐缘灰斑病
香蕉褐缘灰斑病叶症状
【主要特征】:
为害症状:发病初期在新叶背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浅褐色小条纹,大小0.3~0.5×2~5毫米;条纹扩展形成椭圆形褐色或黑色斑点,大小3×l0毫米。以后斑点扩大成黑褐色大斑,中央浅灰色或茶色、边缘暗色,周围有亮黄色晕圈。在第6至第8片叶上常出现几个病斑汇合,周围组织坏死,沿叶缘形成大片坏死区;在第8至第10片叶上常出现病斑继续向叶片中央扩展,直至整张叶片提前干枯。香蕉嫩叶刚展开时已被侵染,但肉眼可见的症状常出现在第3片和4片叶上;从发病到全叶干枯大约经历35~45天
【形态特征】:病原菌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梗在暗包子座上丛生,直立或膝状弯曲,无孢子疤痕。分生孢子圆柱状或倒棍棒状,1~5个分隔,子囊壳褐色至黑色,球形;子囊倒棍棒形,子囊孢子浅色,1个分隔。此菌与香蕉黑条叶斑病的病原菌 (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Mered.)无性阶段Cercospora fijiensis)在形态上有不同,后者的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5支群生,有分隔和稍变厚的孢子疤痕。分生孢子1~10个分隔,从脐端到顶部渐变狭窄,子囊孢子稍小,此菌最适生长温度25℃。
【发病规律】:病菌在田间病株和地面病残叶上越冬。翌年春季分生孢子借雨水或露水散布,和子囊孢子借风传播,在香蕉叶面萌芽,芽管自表皮侵入。发病后在病部产生两类孢子,分别传播为害。潜育期16~20天。3~4月开始发病,7-8月高温高湿季节流行。高湿蕉园和生势差的蕉株发病严重。此病常与另一种真菌 [Cordana musae(Zimm)Hohn)引起的香蕉灰纹病伴生,使病情更加严重。
【防治方法】:(1)新植蕉园最好使用组织培苗。如用吸芽苗应清除病叶和用杀菌剂处理种苗。
(2)种植密度合适,定期修除枯叶、除草和拔去多余吸芽,进行地面覆盖,保持园内通风透光。
(3)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不偏施氮肥;旱季定期灌水,雨季注意排水,以促使蕉株旺盛生长,提高抗病力。
(4)消除病枯叶,减少侵染菌源。除冬季全面进行一次清除病枯叶和地面残叶并烧毁外,在生长季节也要及时切除病枯叶加以烧毁,有减轻病害的效果。
(5)药剂防治 须从4月开始定期进行,轻病期15~20天喷一次,重病期10一12天喷一次,重点保护心叶和第一、二片嫩叶,一般年喷6~8次。常用的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或50%十三吗啉乳油500倍液,或十三吗啉乳油1000倍液。上述水剂最好按总药液量加入 0.1%洗衣粉,作常量喷雾;或将乳油类药剂加在轻油中作超低量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