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桃树树龄增加,桃树叶部病害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发生在桃树叶部病害有10种之多,常见的桃叶病害有:桃树缩叶病、桃树真菌性穿孔病、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等。现小编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防治桃树叶部病害?
1、桃树缩叶病
症状:
春季嫩叶刚从芽鳞抽出时即显现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病叶变厚肿胀,卷曲变形,颜色发红;随着病叶逐渐展开,卷曲及皱缩的程度也随之加重,致全叶呈波纹状凹凸,严重时叶片完全变形。病叶明显肿大肥厚,质地变脆,呈淡黄色至红褐色;春末夏初,病叶表面生出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子囊层;最后病叶变褐、枯焦、脱落。落叶后,腋芽萌发抽出的新叶不再受害。
嫩梢受害后,病梢呈灰绿色或黄色,较正常的枝条节间短而略为粗肿,叶片丛生,严重受害者常枯死。花及幼果受害,花瓣肥大变长,大多脱落;未脱落的病果,发育不均,有块状隆起斑,黄色至红褐色,果面常龟裂。受害花、果易脱落。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
新建桃园时,提倡栽植既高产优质又抗病的品种;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秋末或早春及时剪除带病枝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源;对发病较重的桃园,要及时补施肥料和浇水,尽快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②化学防治。
休眠季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原物;在花芽萌动至花瓣露红期,树体喷洒1次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消灭树上越冬病菌;谢花后,每隔10d喷布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2、细菌性穿孔病
症状:
叶片发病后出现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约2mm,病斑周围水渍状黄绿色晕环,最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形成大的穿孔。果实发病初为褐色水渍状小圆斑,后扩大变为暗紫色,中央稍凹陷,边缘水渍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黄白色黏质分泌物;干燥时发生裂纹。
枝条发病形成病斑。春季溃疡斑发生在前1年夏季发病时已被侵染的枝条上。春季当第1批新叶出现时,枝梢上可形成长1~10cm、宽度不超过枝条直径1/2的溃疡病斑,有时可造成枯梢现象。夏季溃疡斑多发生在当年嫩枝上,产生圆形或椭圆形、水渍状、紫褐色、中央稍凹陷的溃疡斑。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桃园管理,增施有机肥;科学整形修剪,合理灌水,使通风透光良好;冬、春季及时剪除病枝,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
②药剂防治。
早春发芽前喷洒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1∶1∶100波尔多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发芽后喷洒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
3、真菌性穿孔病
症状:
叶片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色至褐色病斑,直径2~6mm。湿度大时,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子实体。病叶脱落后,才在叶上残存穿孔。花、果染病后,病斑小而圆,紫色,凸起后变粗糙。花梗染病后,未开花即干枯脱落。
新梢发病时,出现暗褐色具红色边缘的病斑,表面有流胶。较老的枝条染病后,形成球形瘤状物,占枝条四周面积的1/4~3/4。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
加强桃园管理,对地下水位高或土壤黏重的桃园,要改良土壤,及时排水;合理整形修剪,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使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果园温湿度;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结合冬剪,及时剪除病枝,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
②药剂防治。
落花后,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每隔10~15d喷洒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