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炭疽病(果病)
【主要特征】:
芒果炭疽病?危害芒果的苗木、嫩梢、嫩叶、花穗、幼果和成熟果实。严重时引起落花落果落叶、枯穗、枯梢,果实变质腐烂。该病在高温多湿的果园发病严重。
症状 本病发生在叶片、枝条、花序和果实上。在叶上,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病斑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嫩叶受害后病斑突起,最后穿孔。花序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点,扩展形成圆形或条形斑,多在花梗上。严重时整个花序变黑干枯,花蕾脱落,芒果全部或部分不开花。未熟的果实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斑点。若果柄、果蒂部分感病,则果实很快脱落。成熟的果实感病后,果面变黑,果肉初期变硬,后变软腐。潮湿的天气下,产生淡红色孢子堆。在嫩枝上产生黑色病斑。病斑扩展,形成回枯症状,病部产生小黑点。
??病原
??有性态为子囊菌亚核菌纲的围小丛壳(Gj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Ct Schrenk.)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胶孢纲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des Pena.),在芒果果实上产生的一般都是无性态。芒果盘长孢菌(Gloeostporium mangiferea P.Henn.),为本种异名。病菌的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胞,无色,有1—2个油球。其明显区别是前者的分生孢子盘上有褐色至黑色的刺状刚毛,后者的分生孢子盘上无刚毛。
【发病规律】: 芒果炭疽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的抗病性、物候期、苗源数量、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1、品种抗病性 经调查,目前海南种植的品种没有高度抗病的品种,只有高农、陵水芒的果实表现病情较轻。??
??2、物候期 芒果对炭疽病有明显的感病期。叶片最感病时期是抽芽、开叶、古铜期;淡绿期较轻,开花幼果和熟果期也较感病;枝条则以嫩梢期最感博?如果感病期遇上适宜发病的天气,则病害严重。在非感病期间,即使出现适宜的天气,病害也不会发生。??
??3、菌源数量 在果园里,芒果炭疽病的菌源数量一般都是较大的,这就保证了病害发生流行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幼龄新园,由于菌源累积较少,一般发病较轻;老果园发病较重。??
??4、气候条件 芒果炭疽病的流行,与感病期间的湿度、降雨、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据余卓桐等研究,病害流行要求平均温度在16.5℃以上,低于14.5℃病害下降。最适宜病害流行的相对湿度在90%以上,低于86%病害下降。降雨与病害发展关系研究表明,雨日与病害流行高度相关。每周降雨2周以下,则病害停止发展或下降;每周降雨3—5天,则病害上升;每周降雨6天以上,则病害迅速发展,造成流行。综上所述,芒果炭疽病的流行条件为:在芒果开花、幼果和嫩叶的感病期间,连续出现降雨和高湿天气,平均温度在16℃以上,旬降雨7天以上,相对湿度在90%以上。
【防治方法】:首先必须控制田间危害,单靠采后防腐,冷藏,或热水处理难以获得高效。
1、抗病品种利用 据调查,目前较抗病的品种有高农(吕宋芒)、粤西1号、陵水芒等。但这些品种抗病力还不算高,必须在产前、产后结合进行化学防治,才能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2、田间卫生 喷药前要剪除病枝、病叶,边同落地的枯枝落叶一起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来源。??
3、化学防治 要抓紧在芒果感病期间施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有效农药很多,在新梢、花序刚抽生到果实采收前,每年喷1:2:100的波尔多液2~3次。此外以50%的托布津15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施保灵1000~2000倍液等防治均有效,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
(1)保花保果 花蕾抽出后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小果期每月喷一次,直至成熟前。
(2)保护嫩叶 开叶后每7—10天喷药一次,直至叶片老化。一般秋梢抽发较多,是主要的结果母枝,应予施药保护。??
4、产后防治 采果后经防病处理,可以延长贮藏期,减少腐烂。增加好果率。
(1)热水浸泡法 用51℃温水浸果15分钟,或54℃温水浸果5分钟。
(2)热药液浸泡法 用500ppm苯来特、1000ppm多菌灵或采收后用噻菌灵(又叫特克多、涕必灵)42%悬浮剂360~450倍液浸果3分钟,可减轻芒果炭疽病危害,延长贮藏时间。
产后防治工作应与田间防病结合,采收前应施药预防潜伏侵染,采收运输过程要注意尽量减少伤果,这样才会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能保持3—4周不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