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小穴壳蒂腐病(叶病)
【主要特征】:
症状 又称白腐病,贮运期发生,常见有3种:蒂腐型 从果蒂侵入,初期果蒂处暗黄色至黄褐色,水渍状,扩展较快,病健部分界处不规则,当扩展至果实1/2时,病果皮上现很多分布均匀的黑色小粒点,果皮下陷,全果腐烂出现大量深灰绿色菌丝体,覆盖在小黑粒上,出现干腐症状,该型常见且严重。皮斑型 从皮孔或伤口处侵入,浅褐色,下陷,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也现小黑点,其上也生深灰色菌丝体。端腐型 花果端部现暗黑色水渍状斑,扩展迅速,贮藏后期发生多。
【发病规律】:
病原 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 et Cif. 称芒果小穴壳,属半知菌类真菌。该菌置于26~28℃PDA培养基上,15天左右产孢。分生孢子器球形,有孔口,多数集生,个别单生,大小100~250(μm),产孢细胞近葫芦形,没有附属丝及分生孢子梗,产生两种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长梭形,个别棍棒状,基部平截,无色至浅黄色,大小13.8~22.5×3.8~6.0(μm);小分生孢子短杆状,单胞无色,2~3×1(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芒果枝梢桩口回枯处及病残体上越冬,翌年3~4月梅雨季节,病残体上产生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传粉昆虫传播到花穗及幼果上,分生孢子在水滴中6小时左右,即可萌发,长出芽管侵入果皮;潜伏在果蒂组织内,待果实采收后发病出现症状,此外果柄剪口也是该病菌侵入的重要途径。据试验:果柄剪口流出的芒果胶乳是该菌分生孢子萌发的良好营养物质,小穴壳菌分生孢子在其中2小时可萌发,潜育期3天左右即发病。
【防治方法】
(1)清除果园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果园秋剪时,应尽量贴近枝条分叉处下剪,可避免桩口回枯。
(2)采果一般应安排在上午10时以后,果剪应锋利,在果柄离层处剪下,果实小心轻放,放置时果蒂朝下,减少胶乳污染果面。
(3)采后尽快用52℃、1000毫克/升苯来特药液泡果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