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肿瘤病为害症状】:
病菌侵入后,树体出现球形突起瘤状物。开始时,如绿豆粒大小,表面光滑,灰绿色。以后肿瘤逐渐长大,失去光泽,表面租糙,变为深褐色。后期则肿瘤变为扁球形,出现不规则裂纹,发展为较深的裂隙。病害能在受害的植株上持续多年不断循环侵染。染病植株发育缓慢,树势减弱,树型畸劣,逐渐枯萎死亡。肿瘤与树瘤(油橄榄树上的营养包)外形相似,极易混淆。区别在于树瘤(营养包)内部有木质化组织的呈硬粒状的白色瘤核;而肿瘤内部则是褐色病斑,组织疏松,没有硬粒状的白色瘤核。诊断时应认真加以区别。【橄榄肿瘤病发病规律】:
肿瘤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发生于地中海周边国家,危害较大。1964年伴随引种油橄榄而传入我国。由于严格采取了植物检疫措施,未酿成祸。但个别引种点仍时有发生。今后如有发现,应及时根除,力求把这一病害消灭于萌芽状态。肿瘤病菌主要危害油橄榄的树干、枝条、根颈部和根部。少数情况也有危害果实和叶片的。油橄榄因品种的不同,抵御肿瘤病侵染的能力也不尽相同。米扎和爱桑的抗病能力较强,而卡林和贝特则较易感染。在我国的云南省则以贝特发生肿瘤病较多。【橄榄肿瘤病防治方法】:
应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控制从疫区调运繁殖材料,对感染肿瘤病的苗木、枝条等繁殖材料要集中烧毁。过去曾经发过病的引种点,近几年来虽未发病,但每年也应严格检查一次,对可疑株,应就地隔离观察。对传病的橄榄蝇[Dacus oleae(Gmel.) Rossi]要严格进行检疫。 采果时,应注意避免使树木受损伤。修剪、冻害造成伤口后,应及时喷射1:1:1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修剪病枝时,剪截位置应在肿瘤下位至少15cm以下处。剪除的病枝,应全部集中烧毁。树上伤口可用1000单位的链霉素液,或1:1:30的波尔多浆,或0.1%的升汞水溶液,进行涂抹消毒。工具用1%福尔马林或开水消毒处理。 对刚感病的新病株,可将肿瘤割除,用脱脂棉蘸上1000单位链霉素液,贴在切除位置上进行治疗。经过治疗的病株和继续发病,应予砍除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