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防治小麦的斑须蝽

2018-11-28 10:46:32浏览:67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生活习性。(一)成虫:成虫行动敏捷,具有群聚性在强的阳光下,常栖于叶背和嫩头,阴雨和日照不足时,则多在叶面、嫩头上活
一、生活习性。(一)成虫:成虫行动敏捷,具有群聚性在强的阳光下,常栖于叶背和嫩头,阴雨和日照不足时,则多在叶面、嫩头上活动,成虫具有弱趋光性,有假死性,一般不飞翔,如飞翔其距离也短,一般1次飞移3~5m,成虫白天交配,可交配多次,交配后3天左右开始产卵,以上午产卵较多,成虫需吸食补充营养才能产卵,即吸食植物嫩茎、嫩芽、顶梢汁液,故产卵前期是为害的重要阶段,成虫寿命12~14天,最长29天。(二)幼虫:1龄若虫群聚性较强,聚集在卵块处不食不动,需经2~3天蜕皮后才开始分散取食活动。二、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及果、穗汁液,造成落花。茎叶被害后,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嫩茎凋萎。三、为害植物。麦类、稻作、大豆、玉米、谷子、麻类、甜菜、苜蓿、杨、柳、高粱、菜豆、绿豆、蚕豆、豌豆、茼蒿、甘蓝、黄花菜、葱、洋葱、白菜、赤豆、芝麻、棉花、烟草、山楂、苹果、桃、梨、刺山楂、野芝麻、天仙子、梅、杨莓、草莓、飞帘及其他森林和观赏植物等。今天就来看看这篇如何防治小麦的斑须蝽吧。

如何防治小麦的斑须蝽
  发病规律:
  一、发生世代。每年发生2代。二、越冬。以成虫在杂草、枯枝落叶、植物根际、树皮下越冬。三、发生时期。4月初开始活动,4月中旬交尾产卵,4月底5月初幼虫孵化,第1代成虫6月初羽化,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四、发生区域。中国各地。
  解决方法:
  25% 吡蚜酮 可湿性粉剂 (低毒)使用20-32克/亩 喷雾 (治疗性)于虫害发生期施用。喷雾时要均匀周到,尤其对目标害虫的危害部位。本品作用机理为,停止取食,丧失对植物的危害能力,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不可逆转。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10% 吡虫·灭多威 可湿性粉剂 (低毒)使用50-70克/亩 喷雾 (治疗性)本品应于蚜虫发生初盛期进行施药,间隔7-10天施药一次,共喷施防治2次为宜,注意喷雾均匀、周到。 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本品是一种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可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同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昆虫出现惊厥、过度兴奋、麻痹与震颤而无法在作物上取食,导致最终死亡。
  2.5% 溴氰菊酯 微乳剂 (中等毒)使用20-40毫升/亩 喷雾建议在害虫低龄期时施药进行防治,施药间隔期为7天。与其他类型的药剂轮换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喷雾要均匀彻底。本品以触杀、胃毒为主,对害虫有一定驱避与拒食作用。作用部位在神经系统,为神经毒剂,使用昆虫过度兴奋、麻痹而死。本品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本品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7天。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防治小麦的暗黑鳃金龟

上一篇:

如何防治小麦的金针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