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防治小麦麦秆蝇?

2018-11-28 10:47:54浏览:52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麦秆蝇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贵州、云南、新疆、西藏。青海的海南、四川的甘孜、阿坝地区也有发生。新疆、内蒙古、宁

    麦秆蝇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贵州、云南、新疆、西藏。青海的海南、四川的甘孜、阿坝地区也有发生。新疆、内蒙古、宁夏以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部分地区为害较重。主要为害小麦、大麦、燕麦、碱草、白茅草等。



    一、为害特征


    麦秆蝇以幼虫钻入小麦等寄主茎内蛀食为害,初孵幼虫从叶鞘或茎节间钻入麦茎,或在幼嫩心叶及穗节基部1/5~1/4处呈螺旋状向下蛀食,造成枯心、白穗、烂穗,坏穗不能结实。


    二、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3~3.5毫米,雌虫3.7~4.5毫米,体为浅黄绿色,复眼黑色,胸部背面具3条黑色或深褐色纵纹,中间1条纵纹前宽后窄,直连后缘棱状部的末端,两侧的纵纹仅为中纵纹的一半或一多半,末端具分叉。


    触角黄色,小腮须黑色,基部黄色。足黄绿色。后足腿节膨大。卵长1毫米,长椭圆形,白色,表面具纵纹10条。末龄幼虫体长6~6.5毫米,黄绿色或淡黄绿色,呈蛆形。蛹属围蛹,雄体长4.3~4.7毫米,雌5~5.3毫米,蛹壳透明,可见复眼、胸、腹部等。


    三、发生规律


    宁夏固原地区春麦区年发生2代,以1代幼虫为害小麦,以2代老熟幼虫在冰草等寄主根茎部越冬。翌年5月上旬始见越冬代成虫,5月中下旬进入羽化盛期,5月下旬到6月初为产卵高峰期,卵经4~7天孵化,发生早时5月中下旬能见到幼虫,6月是幼虫为害盛期,为害期20天左右,此时在田间可以观察到麦秆蝇各个虫态,6月下旬7月初化蛹,蛹期5~10天,7月中下旬麦收前大部分羽化并离开麦田,把卵产在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上,孵化后危害禾本科杂草。


    四、生活习性及发生条件


    麦秆蝇成虫具趋光性和趋化性,成虫羽化后当天交尾,早晚及夜间栖息于植株下部,白天天晴时,上午10时开始活动在麦株间、麦株顶端交尾产卵,中午前后光强温高成虫潜伏于植株下部,下午5时又进入活动高峰期,卵多产在4叶、5叶距茎4毫米部位上,卵散产,每雌虫可产卵20多粒。幼虫具有转株为害的习性,可转株为害1~4个穗茎,幼虫取食时头部向下,到化蛹前期掉转头向上,幼虫老熟后爬到叶鞘上部外层化蛹。


    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与春季气温有关,温度高则出现早,为害重。成虫产卵对植株有严格选择性,拔节末期着卵最多,拔节初期次之,孕穗期更少,抽穗期则极少。麦秆蝇的发生消长与寄主植物有密切关系,早、中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受害轻。


    生育期相同的品种,凡叶片基部较窄、茸毛长而密的品种着卵少,受害轻,相反则重。受害程度与耕作栽培技术也有关,在春麦区,一般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水肥条件好、生长发育快、拔节早、茂密旺盛的麦田受害较轻;土壤盐碱化、地势低洼、不良、不足、迟播、过深、麦苗生长不良的田块,受害就重,前期生长缓慢的麦田受害更重。


    五、防治方法


    根据麦秆蝇类发生为害的特点,防治策略应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必要的药剂防治的综合控制策略。


    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的抗虫或早熟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做到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小麦生长整齐。加快小麦前期生长发育是控制该虫的根本措施。


    2.化学防治


    加强预测预报,从5月初见到成虫开始,每3天上午10时无风时用网捕,当200复网捕到2~3头成虫时,预测15天后成虫大量出现,到时每复网捕到0.3~1头成虫时应立即进行喷药防治。应选兼治各个虫态的防治药剂,可用80%敌敌畏乳油与40%乐果乳油1∶1混合后兑水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或1.8%的阿维菌素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剂可兼治成虫、卵、蛹和幼虫,并可把卵杀死在孵化之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小麦孕穗期吸浆虫该怎么防治?

上一篇:

“因虫而异”玉米害虫防治用药的不同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