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麦齐穗杨花前,土壤中的吸浆虫的蛹就会孵化成会飞的成虫,成虫体长5毫米以下,比蚊子要小。成虫在每天的傍晚时分以后出现,在已经抽出但没有杨花穗颖壳内产卵,7-10天以后,产在小麦穗里的卵就会孵化成幼虫 ,吸食开始灌浆的麦粒。那么预防小麦吸浆虫害的最佳时期是哪几个阶段?
危害规律:
吸浆虫在麦壳里危害小麦,会一直持续到麦粒变硬 ,此时吸浆虫幼虫也会长大,在小麦变黄时 ,麦壳里的吸浆虫就会随风摆动掉落地表 ,幼虫随田间耕作慢慢向地下运动。
到下茬小麦播种后,吸浆虫幼虫会化为蛹,在地下20公分左右深度越冬,到次年春季随着温度回升,土中休眠的蛹会慢慢向地表移动。
如果墒情适宜,蛹会在小麦孕穗期到达地表,待小麦抽穗期蛹就会孵化成飞虫 ,开始下一轮危害。
吸浆虫的防治有三个用药时期:
1、耕地后耙地前撒辛硫磷颗粒剂;
2、小麦孕穗期,辛硫磷颗粒剂配土撒施,雨前撒或撒药后浇水;
3、在小麦抽穗期杨花前,于傍晚时分选用杀虫剂喷雾,5天一次,连续喷药二次。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