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高粱条螟

2018-11-28 11:05:38浏览:65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高粱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省。以幼虫蛀害高粱茎秆,初孵幼虫群集于心


高粱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省。以幼虫蛀害高粱茎秆,初孵幼虫群集于心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待心叶伸出时可见网状小斑或很多不规则小孔,后从节的中间叶鞘蛀入茎秆,遇风时受害处呈刀割般折断。以群集为主,一株茎秆内常见到几条到十几条幼虫,并可见到几头幼虫在同一孔道内为害。

【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浅灰黄色;头、胸背面浅黄色,下唇须向前方突出;复眼暗黑色;前翅灰黄色,中央具1小黑点;后翅色浅。雌蛾近白色;腹部和足均为黄白色。卵扁平椭圆形,表面具龟甲状纹,常排列成“人”字型双行重叠状卵块,初乳白色,后变深黄色:冬型末龄幼虫体初乳白色,上生淡红褐色斑连成条纹,后变为淡黄色。蛹红褐至黑褐色:腹部末端有突起2个,每个突起上有刺2个。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2—5代,在辽宁南部、河北、山东、河南及江苏北部一年发生2代,江西发生4代,广东、台湾4—5代。以末龄幼虫在高粱、玉米或甘蔗秸秆中越冬:北方于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虫于6月中、下旬出现并为害心叶:第1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发,8月中旬进人第2代卵盛期,第2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和夏高粱的穗部,有的留在茎秆内越冬。成虫喜在夜间活动,白天多栖居在寄主植物近地面部分的叶下:初孵幼虫灵敏活泼,爬行迅速。

【防治方法】
及时处理秸秆,以减少虫源。注意及时铲除地边杂草,定苗前捕杀幼虫。

成虫产卵盛期,可用下列药剂防治:50%辛硫磷乳油50ml加人20—50kg水,每株l0ml灌心;1.3%乙酰甲胺磷颗粒剂或1%甲蔡威颗粒剂7.5kg/亩撒入喇叭口;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叶面喷雾;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施于穗部,亩喷50—70L。2.5%溴氰菊酯乳油10—20ml/亩,撒施拌匀的毒土或毒砂20—25kg/亩,顺垄低撒在幼苗根际处,使其形成6cm宽的药带,杀虫效果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粱桃蛀螟

上一篇:

高粱蚜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