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飞虱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灰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白背粉虱(Aleurocybotus indicus)等均属同翅目,飞虱科。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云南、西藏,尤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各省发生量大。
【为害特点】
成、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和叶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的稻株干枯。严重时颗粒无收。
【形态特征】
褐飞虱:成虫有长、短两种翅型。长翅型体长3.6一4.8mm,前翅端部超过腹末;短翅型雌虫体长4mm,雄虫约2.5mm,前翅端部不超过腹末;体色分为深色型和浅色型;前者头与前胸背板、中胸背板均为褐色或黑褐色;后者全体黄褐色,仅胸部腹面和腹部背面较暗。卵呈香蕉状,产于叶鞘或叶片中脉组织中,卵粒前端“卵帽”排列成整齐的一行;卵初产时乳白色,半透明,后前端出现红色眼点,近孵化时淡黄色。若虫共5龄,腹背斑纹和翅芽也是区分各龄若虫的主要特征;1一2龄若虫腹部背面有淡色“T'’型斑,均无翅芽;1龄若虫后胸后缘平直,2龄若虫后胸两侧略向后伸;3一5龄若虫腹部第四、五节各有一对较大的淡色斑,第七至九节淡色斑呈“山”字型;3龄若虫中后胸开始有明显翅芽,呈“八”字型,但前翅芽末端不达后胸后缘;4龄若虫翅芽更明显,前翅芽末端伸达后胸后缘;5龄若虫前翅芽末端伸达腹部第三至四节,前后翅芽末端彼此相接或前翅芽伸过后翅芽;低龄若虫体色淡,呈灰白色或淡黄色;高龄若虫有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类,前者体色灰白,体上斑纹较模糊;后者黄褐色,斑纹清晰。
灰飞虱:长翅型雌虫体长3.3一3.8mm,短翅型体长2.4一2.6mm,浅黄褐色至灰褐色,头顶稍突出,长度略大于或等于两复眼之间的距离,额区具黑色纵沟2条,额侧脊呈弧形;前胸背板、触角浅黄色;小盾片中间黄白色至黄褐色,两侧各具半月形褐色条斑纹,中胸背板黑褐色,前翅较透明,中间生1褐翅斑。卵初产时乳白色略透明,后期变浅黄色,香蕉形,双行排成块。末龄若虫体长2.7mm,前翅芽较后翅芽长,若虫共5龄。
白背粉虱:长翅型雄虫体长3.2一3.8mm,浅黄色,有黑褐斑;头顶前突,前胸、中胸背板侧脊外方复眼后具1新月形暗褐色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色,中间具黄纵带,前翅半透明,端部有褐色晕斑;翅柄、颜面、胸部、腹部腹面黑褐色。长翅型雌虫体多黄白色,具浅褐斑。卵新月形。若虫共5龄,末龄若虫灰白色,长约2.9mm。
【发生规律】
褐飞虱:海南一年发生12—13代,世代重叠常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广东、广西、福建南部1年发生8一9代,3一5月迁入;贵州南部6一7代,4一6月迁入;赣江中下游、贵州、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5一6代,5一6月迁入;江西北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东南部、江苏、安徽南部4一5代,6一7月上中旬迁入;苏北、皖北、鲁南2一3代,7一8月迁入;我国广大稻区主要虫源随每年春、夏暖湿气流由南向北迁入和推进,每年约有5次大的迁飞,秋季则由北向南回迁。短翅型成虫属居留型,长翅型为迁移型。羽化后不久飞翔力强,能随高空水平气流迁移,春、夏两季向北迁飞时,空气湿度高有利其迁飞。成虫对嫩绿水稻趋性明显,雄虫可行多次交配。成、若虫喜阴湿环境,喜欢栖息在距水面10cm以内的稻株上,田间虫口每丛高于0.4头时,出现不均匀分布,后期田间出现塌圈枯死现象。水稻生长后期,大量产生长翅型成虫并迁出,1一3龄是翅型分化的关键时期。近年我国各稻区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水稻品种相当复杂,生育期交错,利于该虫种群数量增加,造成严重为害。该虫生长发育适温为20一30℃,26℃最适,长江流域夏季不热,晚秋气温偏高利其发生,褐飞虱迁入的季节遇有雨日多、雨量大利其降落,迁入时易大发生,田间阴湿,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稻苗浓绿,密度大及长期灌深水,有利其繁殖,受害重。
灰飞虱:北方稻区一年发生4一5代,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稻区发生5一6代,福建7—8代,田间世代重叠。以3一4龄虫在麦田、紫云英或沟边杂草上越冬。在稻田出现远比褐飞虱、白背飞虱早。华北稻区越冬若虫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在幼嫩麦田繁殖1代后迁入水稻秧田和直播本田、早栽本田或玉米地,6一7月份大量迁入本田为害,至9月初水稻抽穗期至乳熟期第四代若虫数量最大,为害最重;南方稻区越冬若虫3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以5一6月份早稻中期发生较多。灰飞虱有较强的耐寒能力,但对高温适应性差,卵产于植株组织中,喜在生长嫩绿、高大茂密的植株上产卵。在田间喜通透性良好的环境,栖息于植株较高的部位,并常向田边聚集。成虫翅型变化稳定,越冬代多为短翅型,其余各代以长翅型居多;雄虫除越冬代外,几乎全为长翅型。
白背飞虱:新疆、宁夏一年发生1一2代,东北2—3代,淮河以南3一4代,长江流域4一7代,岭南7—10代,海南南部11代,属迁飞性害虫。最初虫源是从南方迁来。迁入期从南向北推迟,有世代重叠。该虫长翅型成虫飞翔力强,当田间每代种群增长约2一4倍,田间虫口密度高时即迁飞转移。
【防治方法】
充分利用农业增产措施和自然因子的控害作用,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天敌繁殖和水稻增产的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虫情,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实施连片种植,合理布局,防止褐飞虱迂回转移为害。科学管理肥水,做到排灌自如,防止田间长期积水,浅水勤灌,适时搁田;合理用肥,防止田间封行过早、稻苗徒长荫蔽,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降低湿度,创造促进水稻生长而不利于褐飞虱孳生的田间小气候,是控制褐飞虱为害的重要环节。
在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期,2一3龄若虫高峰期,可用下列药剂:30%三唑磷·毒死蜱乳油150一200ml/亩;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一30g/亩;40%噻嗪酮·毒死蜱乳油75一90ml/亩;20%噻嗪酮·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一50g/亩;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4一5g/亩;20%甲维盐·毒死蜱乳油100一200ml/亩;50%二嗪磷乳油75一100ml/亩;40%毒死蜱乳油84一100ml/亩;10%醚菊酯悬浮剂50一70ml/亩;45%稻丰散·噻嗪酮乳油100一120ml/亩;25%丙溴磷·噻嗪酮可湿性粉剂90一100g/亩;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一20g//亩;50%吡蚜酮·噻嗪酮水分散粒剂13一20g/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一20g/亩;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40一60ml/亩;15%阿维菌素·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一40g/亩;15%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50一60ml/亩;2%苏云金杆菌·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一100g/亩;30%噻嗪酮·三唑磷可湿性粉剂80一120g/亩;1.45%阿维菌素·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一80g/亩,对水50kg均匀喷雾。在水稻孕穗末期或圆秆期,孕穗期或抽穗期,或灌浆乳熟期,可用下列药剂:20%异丙威乳油200一250ml/亩;100g/L乙虫腈悬浮剂30一40ml/亩;20%速灭威乳油200一250ml/亩;10%哌虫啶悬浮剂25一35ml/亩;85%甲蔡威可湿性粉剂60一100g/亩;50%混灭威乳油75一100ml/亩;20%仲丁威乳油150一200ml/亩;25%噻嗪酮·杀虫单可湿性粉剂80一100g/亩;30%三唑磷·仲丁威乳油150一200ml/亩;25%仲丁威·毒死蜱乳油80一120ml/亩;25%噻嗪酮·仲丁威乳油60一72ml/亩;25%噻嗪酮·异丙威乳油%一120ml/亩;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60一80ml/亩;30%混灭威·噻嗪酮乳油83一90ml/亩;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60一80ml/亩;25%异丙威·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一40g/亩;50%吡虫啉·杀虫单可湿性粉剂60一80g/亩;60%吡虫啉·杀虫安可湿胜粉剂50一70g/亩,对水50kg脚匀喷雾,兼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