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稻飞虱防治技术要点

2018-11-28 11:19:07浏览:99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稻飞虱(又叫褐飞虱、白背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水稻飞虱属刺吸式害虫,具有迁飞性、隐避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近

   稻飞虱(又叫褐飞虱、白背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水稻飞虱属刺吸式害虫,具有迁飞性、隐避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近年来一直呈高发态势,是水稻防控的重点害虫,要充分利用农业增产措施和自然因子的控害作用,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天敌繁殖和水稻增产的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具体虫情,合理使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进行防治。水稻稻飞虱防治技术要点
  一、加强田间监测适时开展防治
  利用虫测报灯和田间调查等手段及时掌握发生动态,要抓住低龄(一、二龄)若虫始盛期到高峰期之前组织药防治。
  二、提倡开展统防统治
  稻飞虱具有飞翔、扩散的特点,活动能力强。如果农户分散施药,则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因此,防治时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技术进行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成本。争取在高峰期前(始盛期至盛期)统一防治1至2次,然后根据各自的田间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挑治。
  三、合理选择农药
  在选择农药上坚持使用高效、安全农药。如吡蚜酮、吡虫啉等兑足水量进行喷雾。禁止选择会刺激大量产卵的拟除虫菊脂类农药。
  (1)亩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25克兑水60—75公斤喷雾。
  (2) 亩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40—60克兑水60—75公斤喷雾。
  (3) 严重的田块:亩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30—35克 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或40.8%乐斯本乳油60毫升)兑水60—75公斤喷雾。
  (4) 注意事项:喷药量要充足,喷药部位要尽量喷到水稻基部,施药时田间要保持5—10厘米浅水层。
  除了农药防治外,还可以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防治水稻稻飞虱措施。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合理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巧施追肥,使水稻早生快发,增加株体的硬度,避开稻飞虱的趋嫩性,减轻危害。 科学灌水,做到浅水栽秧,寸水分蘖,苗够晒田,深水孕穗,湿润灌浆,通过合理灌溉,促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性。更多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法请参考山村网相关栏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纹枯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水稻谷子负泥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