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田蚜虫的防治方法

2018-11-28 11:22:55浏览:8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学名Sitobionavenae(Fabricius)异名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麦长管蚜。属同翅目,蚜科。分布在全国各麦区及部分稻区。除麦
   
    学名Sitobionavenae(Fabricius)异名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麦长管蚜。属同翅目,蚜科。分布在全国各麦区及部分稻区。除麦长管蚜外,还有其它几种蚜虫。寄主水稻、小麦等。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水稻茎叶、嫩穗,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和千粒重。减产20%一30%。下面就给大家简单讲一下水稻田蚜虫的防治方法
  生活习性麦长管蚜在长江以南以无翅胎生成蚜和若蚜于麦株心叶或叶鞘内侧及早熟禾、看麦娘、狗尾草等杂草上越冬,无明显休眠现象,气温高时,仍见蚜虫在叶面上取食。浙江越冬蚜于3—4月,气温10℃以上时开始活动和取食及繁殖,在麦株下部或杂草丛中蛰伏的蚜虫迁至麦株上为害,大量繁殖无翅胎生蚜,到5月上旬虫口达到高峰,严重为害小麦和大麦,5月中旬后,小麦、大麦逐渐成熟,蚜虫开始迁至早稻田,早稻进入分蘖阶段,为害较大,并在水稻上繁殖无翅胎生蚜,进入梅雨季节后,虫量开始减少,大多产生有翅胎生蚜迁至河边、山边及稗草、马唐、英白、玉米、高粱上栖息或取食,此后出现高温干旱,则进入越夏阶段。9一10月天气转凉,杂草开始衰老,这时晚稻正处在旺盛生长阶段,最适麦长管蚜取食为害,因此晚稻常遭受严重为害,大发生时,有些田块,每穗蚜虫数可高达数百头。晚稻黄熟后,虫口下降,大多产生有翅胎生蚜,迁到麦田及杂草上取食或蛰伏越冬。
  【防治方法】
  (1)注意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尤其夏秋两季除草,对减轻晚稻蚜虫为害具重要作用。(2)加强稻田管理,使水稻及时抽穗、扬花、灌浆,提早成熟,可减轻蚜害。(3)晚稻有蚜株率达10%一15%,每株有蚜虫5头以上时,及时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2.5%保得乳油2500倍液、,65%蚜蜗虫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更多的病虫害信息,欢迎点击山村网,我们有最大的病虫害知识库,您可以在搜索栏里进行搜索,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绿豆棉铃虫

上一篇:

绿豆菜青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