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烂秧怎么办?

2018-11-28 11:27:23浏览:94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水稻烂秧病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稻烂秧是种子、幼芽和幼苗在秧田期死亡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侵染性两大类。

    水稻烂秧病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稻烂秧是种子、幼芽和幼苗在秧田期死亡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侵染性两大类。生理性烂秧纯属不良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病害;侵染性烂秧则多指在不良环境下腐霉菌、绵霉菌莉丝核菌等弱性寄生菌为害而引起的病害。



    大面积的烂芽和死苗多属于侵染性病害。


    一、传播途径


    引致水稻烂秧造成立枯和绵腐的病原真菌,均属土壤真菌。


    能在土壤中长期营腐生生活。镰刀菌多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多种寄卡的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丝核菌以菌丝和茼核在寄主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靠菌丝在幼苗间蔓延传播,腐霉菌普遍存在。


    以菌丝或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借水流传播,水稻绵腐、腐霉菌寄住性弱,只在稻种有伤口,如种子破损、催芽热伤及冻害情况下,病菌才能侵入种子或幼苗,后孢子随水流扩散传播,遇有寒潮可造成毁灭性损失。


    二、发生条件


    低温缺氧易引致发病,寒流、低温阴雨、秧田水深、有机肥未腐熟等条件有利发病,烂种多由储藏期受潮、浸种不透、换水不勤、催芽温度过高或长时间过低所致。烂芽多因秧田水深缺氧或暴热、高温烫芽等引发青、黄苗枯一般是由于在3叶左右水而造成的,如遇低温袭击或冷后暴晴则加快秧苗死亡。


    三、防治方法


    防治水稻烂秧的关键足抓育苗技术,改善环境条件,增强抗病力.必要时辅以药剂防治:


    1、防烂种:浸种前稻种要晒得燥、选得净,浸种时要浸得透、消毒严。


    2、防烂芽: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未施用除草制的田块。


    3、防绵腐病:可用70%敌克松500倍液浇灌.


    4、防立枯病:该病一般在温度较高且秧苗缺水时发生,可通过换清水1~2天后排干的方法进行补救,也可在下午4点后用18%噁霉灵0.1克或79%敌克松500倍液进行阿床喷雾,秧苗2-3人即可反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二化螟防治方法

上一篇:

水稻禾苗期低温冷害怎么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