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麻天牛

2018-11-28 11:50:01浏览:40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麻天牛麻天牛【学 名】:Thyestilla gebleri (Falderman) 鞘翅目,天牛科。别名大麻天牛。广布全国各大麻、苘麻栽培区,华北、东

麻天牛

 
麻天牛

学    名】:Thyestilla gebleri (Falderman) 鞘翅目,天牛科。别名大麻天牛。广布全国各大麻、苘麻栽培区,华北、东北、内蒙古、甘肃等省麻区受害重。

 

寄    主】: 大麻、苘麻、苎麻、棉花等。

 

【麻天牛为害特点】: 以幼虫钻入麻茎里蛀食茎部或成虫取食麻叶、嫩头,影响麻株生长发育且易被风刮倒,影响产量和品质。

 

【麻天牛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3—18mm,雄虫9—13mm,较瘦小,色较深。全体黑褐色,密生灰白色绒毛。前胸背板两侧及中线、鞘翅的侧缘和缝缘都有白线,形状似葵花子。雄虫触角稍长于体,雌虫触角略短于体,每节基部灰白色。前胸圆桶形。无刺。卵长约1.8mm,宽约0.9mm,长卵形,表面呈蜂巢状,初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或褐色。幼虫体长15—20mm,乳白色,头小,口器红褐色,前胸大,背板有褐色小颗粒组成的“凸”字形纹。体背自第4节到尾部各节都有成对圆形突起,背中线明显。蛹长16mm左右,宽6mm,黄白色。腹部各节近后缘生有红色刺毛。

 

【麻天牛生活习性】: 年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麻株根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为害,5—6月间化蛹,蛹经15天羽化为成虫,随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主茎或中部幼嫩处。成虫先在主茎上咬下一个八字形伤痕,然后把1粒卵产在其中,每雌可产40粒,卵约经1周孵化,6月中下旬进入卵盛孵期,7月至收获期进入幼虫为害期。初孵幼虫先在皮下取食,蜕皮后蛀入髓部,逐渐向下蛀至根部后,幼虫以虫粪和粘性分泌物封堵蛀孔越冬,也有部分幼虫在麻秆内越冬。

 

【麻天牛防治方法】: (1)收麻后及时进行秋耕,挖烧麻根,可有效杀死幼虫,压低越冬虫口基数。(2)利用成虫假死性,在成虫盛发期于清晨组织人力捕杀成虫。(3)也可在成虫发生盛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9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如能在早晨喷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麻田蚜虫

上一篇:

大麻小象鼻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