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防治棉花牧草盲蝽的危害

2018-11-28 11:57:03浏览:50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棉花牧草盲蝽是半翅目,盲蝽科。该害虫在国内东北、华北、西北分布较多。国内其他地区稍有分布。对于棉花、苜蓿、蔬菜、果树、麻
棉花牧草盲蝽是半翅目,盲蝽科。该害虫在国内东北、华北、西北分布较多。国内其他地区稍有分布。对于棉花、苜蓿、蔬菜、果树、麻类等作物危害相对严重。一旦发现牧草盲蝽的危害,我们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防治棉花牧草盲蝽的危害。
如何防治棉花牧草盲蝽的危害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嫩芽幼叶及叶片汁液,幼嫩组织受害后初现黑褐色小点,后变黄枯萎,展叶后出现穿孔、破裂或皱缩变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5mm,宽3.2mm。全体黄绿色至枯黄色,春夏青绿色,秋冬棕褐色,头部略呈三角形,头顶后缘隆起,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丝状,第2节长等于3、4节之和,喙4节。前胸背板前缘具横沟划出明显的“领片”,前胸背板上具桔皮状点刻,两侧边缘黑色,后缘生2条黑横纹。
  面中前部具黑色纵纹2—4条,小盾片三角形,基部中央、革片顶端、楔片基部及顶端黑色,基部中央具2条黑色并列纵纹。前翅膜片透明,脉纹在基部形成2翅室。足具3个跗节,爪2个,后足财节2节较1节长。
  卵长1.5mm,长卵形,浅黄绿色,卵盖四周无附属物。若虫与成虫相似,黄绿色,翅芽伸达第4腹节,前胸背板中部两侧和小盾片中部两侧各具黑色圆点1个;腹部背面第3腹节后缘有1黑色圆形臭腺开口,构成体背5个黑色圆点。
  生活习性:
  北方年生3—4代,以成虫在杂草、枯枝落叶、土石块下越冬。翌春寄主发芽后出蛰活动,喜欢在嫩叶、嫩茎、花蕾上刺吸汁液,取食一段时间后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嫩茎、叶柄、叶脉或芽内,卵期约10天。若虫共5龄,经30多天羽化为成虫。成、若虫喜白天活动,早、晚取食最盛,活动迅速,善于隐避。发生期不整齐,6月常迁入棉田,秋季又迁回到木本植物或秋菜上。天敌主要有卵寄生蜂、捕食性蜘蛛、姬猎蝽、花蝽等。
  防治方法:
  (1)早春越冬卵孵化前,清除棉田及附近杂草,当卵已孵化则应在越冬虫源寄主 上喷洒50%甲胺磷乳油或50%甲基对硫磷1500倍液,可减少越冬虫源。
  (2)从棉花苗期至蕾铃期当百株有成、若虫1—2头或新被害株达3%时,马上用40%久效磷乳油或50%甲胺磷药液滴心,可有效防治多种盲熔、蚜虫及叶螨,且不伤害天敌昆虫。方法参见棉蚜。
  (3)成株期喷洒35%赛丹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0%除尽乳油或20%灭多威乳油2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5%广克威乳油2000倍液、50%甲基对硫磷1500倍液、25%硫双威乳油1500倍液、5.7%百树菊酯乳油2000倍液、43%新百灵乳油(辛·氟氯氰乳油)1500倍液。
  这些就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如何防治棉花牧草盲蝽的危害的一些方法,大家学会了吗?小编整理的这些知识对您种植您的棉花有着很好的帮助,大家要记得仔细的学习一下,让您的盲蝽更好的生长。想要学习更多的病虫害防治知识的话,别忘了关注我们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库。
农药第一网app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棉花花鼠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上一篇:

棉花甜菜夜蛾的防治技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