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棉花蚜虫是我国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以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棉区危害最重,长江流域棉区次之,新疆棉区这几年蚜虫对棉花的危害呈加重趋势。目前已发现的棉花蚜虫主要有6种,即棉蚜、棉黑蚜、棉长管蚜。拐枣蚜、桃蚜和菜豆根蚜等,在新疆棉区均有发现,危害棉花最厉害的以棉蚜为主,那么棉花蚜虫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棉蚜的田间发生规律:
棉蚜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约发生20代左右;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翅蚜迁入棉田时,它的着落地点受风向和地形等影响,形成不均匀分布,因此,初期芽害呈点片发生。苗蚜适宜繁殖温度16℃ -24℃,过高则抑制其繁殖。当平均温度达到27℃以上时,苗蚜种群显著减退。经过一定时间的较高温度,残存的零星棉蚜产出黄绿色和和红黑色、体形较小、在触角等形态上与苗蚜不完相同的后代,这就是伏蚜。它在偏高温度下可以正常发育繁殖。但是当温度升高到28℃以上,相对湿度大于75%时,伏蚜的繁殖受阻,数量下降。
棉蚜的危害特点及表现:
蚜虫属同翅目芽科,在新疆大多片区都以棉蚜、棉黑蚜、棉长管蚜为主。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叶背面和嫩头部位吸食液汁,在棉株上呈整株分布,每个叶片甚至茎杆、叶柄上都有,蚜虫群体密布,在叶背及嫩茎嫩稍刺吸为害并分泌粘液,使棉叶畸形生长,向背面卷缩,棉花的生理代谢受到破坏,造成叶片发黄、变黑,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甚至枯死。
在棉田危害的棉蚜有苗蚜和伏蚜之分,危害主要在棉花的幼苗期和蕾铃期:
1)幼苗期危害的棉蚜称苗蚜。苗蚜发生在出苗到现蕾以前,适宜偏低温度,气温超过27℃时繁殖受到抑制,虫口迅速下降。危害后被害叶细胞受到破坏,生长不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或皱缩,使棉株生长缓慢,推迟现蕾和开花。严重者现蕾期推迟7-10天,使蕾数减少果枝数也减少;此期间危害会造成推迟棉苗发育,使果枝和棉蕾形成较晚,造成晚熟减产,严重危害时使棉苗不能继续发育甚至死亡;
2)蕾铃期危害的棉蚜称为伏蚜。伏蚜主要发生在7月中下旬到8月份,适宜偏高的温度,在17~28℃下大量繁殖,当平均气温高于30℃时,虫口才迅速减退。棉蚜聚集在叶片背面,从腹管中分泌大量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正面,使茎叶成为一片油光,招致病菌侵入;遇风尘土又污染页面,阻碍棉花叶片的光合等生理作用,减少干物质的积累,使蕾铃脱落,有的造成落叶而减产;
3)棉花吐絮期有时还有棉蚜危害称秋蚜,在吐絮期“秋蚜”的蜜露污染棉絮,使棉纤维糖量增加,降低棉花品质,不利于纺纱。
棉花蚜虫的防治方法:
棉花蚜虫的防治以农业防治和生物控制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防治应根据发生情况因地防治,点片发生时应挑治,不要满田喷药,以免杀死天敌。对达到药剂防治指标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1、防治指标
苗蚜百株3叶蚜量2500头或以出现卷叶株为防治指标,伏蚜平均单株上、中、下3叶蚜量200头作为防治指标。棉蚜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正处于点片危害阶段,应进行局部针对性喷雾,避免大面积用药。
2、农业防治
实行棉麦轮作,利用小麦屏障作用阻止有翅蚜向棉田迁飞,又便于麦株的天敌向棉株转移,加强了棉田的调节自控能力。七星瓢虫、草蛉等为蚜虫的天敌,当天敌总数与棉蚜数为1:40时,基本可以控制其危害,天敌较少蚜虫数量大时应及时开展化学防治。
3、化学药剂防治
目前进行防治棉蚜的普通用法就是进行药剂防治,化学防治应掌握高效、低毒、交替用药的原则,通常都在用吡虫啉和啶虫咪等烟碱类产品进行防治棉蚜,但是要注意的是,随着常规用药年限的长久,防治效果也越来越不理想,部分地区已经完全没有效果,棉蚜繁殖发展迅速,极易产生抗药性。
1)前期蚜虫发生较轻时,加强田间管理,铲除杂草,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棉苗早发;结合间苗、定苗拔除有蚜株,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再就是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啶虫眯、吡虫啉等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的药物交替使用。棉苗3片真叶前,当卷叶株率达5%~10%时,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达10%~20%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5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或10%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0~4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等药剂叶背面常量喷雾,
喷雾时要以棉苗心叶为重点并注意翻转喷头向叶背喷,要注意药剂的混合使用、轮换使用,喷药要均匀周到,7天后再防治一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每亩加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等药剂喷雾防治炭疽病和立枯病。
2)对于后期的蚜虫,要注意选择具有内吸性的药剂。一般选用35%赛丹乳油每亩100-160毫升、或25%氧乐氰乳油每亩50-100毫克、或蚜虫专用杀虫剂(5%啶虫·高氯乳油)每亩25-30毫升、或4.5%氯氰菊酯乳油每亩25-50毫升,以上药剂每亩兑水50公斤交替喷雾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喷时应喷头朝上,注意喷洒叶背面。
化学药剂防治蚜虫时用药的一般原则:
1)消灭埂边及棉田内的杂草;
2)喷药时,连同杂草一同喷施;
3)注意点片防、点片治;
4)用不同有效成分的药剂混合使用;最好使用触杀性和内吸性的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的药剂混合使用;
5)轮番使用药剂。同一种药剂最多使用2次,避免产生抗性。将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等田间常规药剂轮换使用,降低蚜虫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一旦蚜虫对某一种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即使再增加用药次数,增大药剂浓度,也不会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一般啶虫眯防效较好,不易产生抗性;吡虫啉对棉蚜已有抗性。
6)保护天敌。用药时选用选择性药剂,一定要注意保护天敌,尤其注意在5月30日以后。
7)将发生部位喷匀打透。因为蚜虫繁殖速度快,如果一次喷不透会造成残虫数量多,给下次防治增加难度,所以防治蚜虫喷药时一定要仔细认真,着重喷洒棉花中下部叶片背面,严防漏打、漏喷,切实保证每次喷药质量,做到“低浓度、足药液,喷匀打透,不漏棵、不漏叶”,根据虫情7-10天防治一次,连续喷药2-3次,施药时间应避开日头高温天气为宜,尽量在早、晚用药,一方面可确保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可避免高温造成药液快速蒸发散失,降低药效。
8)提倡选用部分新药。对常规使用啶虫脒、吡虫啉等传统药剂防治效果不明显的地块,可以用10%氯噻啉等新型药剂来防治。一般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或10%烯啶虫胺水剂每亩20毫升。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