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土蝗学 名】: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vss)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 别名:大垫尖翅蝗,黄胫小车蝗,笨蝗。分布在华北低山丘陵区春播及夏播作物区。
【芝麻土蝗害 主】:可为害玉米、高粱、谷子、芝麻、水稻、小麦、大豆、苜蓿及多种杂草,尤以笨蝗除取食上述作物外,尚嗜食薯类、豆类、瓜类、蔬菜、向日葵等,并喜食阔叶植物的叶片。
【芝麻土蝗为害特点】:土蝗的食物范围很广,通常取食麦、粟、玉米、芝麻、高梁、棉、麻、薯、瓜、豆、蔬菜等作物和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片,咬食成缺刻或孔洞,甚至食光。也危害嫩茎、花蕾和幼嫩果实等
【芝麻土蝗发病规律】:大垫尖翅蝗在新疆及黑龙江等地一年发生一代,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一年2代,均以卵越冬。在山西二代区,越冬卵5月上旬孵化,蝻期约47天,5月下至6月中旬羽化出第一代成虫,7月下至日月上旬羽化出第二代成虫,9月下旬产卵越冬。一般一代成虫生殖力较强,每头雌虫约产卵5~9块,二代产卵2-4块。春季刚孵化后的鳇蝻多在麦田或道边、田埂、荒草地上活动取食、夏季小麦收获后t蝗虫逐渐向谷子、玉米等大秋作物田迁移,当秋季作物收获后,则迁移到田边杂草上,当杂草枯干后又转移至麦田为害麦苗,一般白天吃麦苗,晚上又回到荒草地栖息。成虫具短距离飞翔能力,高龄蝗蝻在缺乏食料时2小时可迁移24米左右.成虫产卵选择性很强,在植被覆盖度5~50%,土壤含盐量0.25~1.2%含水量沙土在l0一12%,壤土在15~18%,粘上在18-20%的环境中产卵较多,地势低洼的盐碱地较适生存,干旱年份对其发生有利。
黄胫小车蝗在河北北部和山西中北部,一年发生一代;河北南部、山东、河南、晋南、陕西关中地区,汉水流域一年发生二代,均以卵越冬。一代区越冬卵6月上中旬孵化,蝗蝻盛发期在5月下至7月上旬,成虫盛发在8月中旬,9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10月中下旬陆续死亡。二代区越冬卵5月中旬孵化,7月上中旬羽化出第一代成虫,7月中下旬产卵,7月下至8月上旬陆续孵化出第二代蝗蝻,9月中下旬羽化出第二代成虫,产卵后10月下至11月上旬死亡。黄胫小车蝗在16-37℃范围内,温度越高,取食量越多,1头成虫一天能吃掉5~7千方厘米麦叶,具有群居性并有一定迁移能力。2龄蝗蝻2小时可迁移l0米,成虫每次飞翔也可达10米。春季蝗蝻先在杂草上取食,然后迁到附近农田为害,夏季小麦或早春作物收获后,迁到谷田或其它禾本科作物田继续为害,到秋季,田间食料大减,待冬小麦出苗后,白天迁到麦田为害,晚上迁回杂草地栖息,直至霜降前后死亡。一般土质比较坚实偏粘,微带碱性,植被稀疏,土壤含水量8~22%之间的环境适宜产卵,蝻及成虫的发育适温为25-40℃。在蝗卵孵化期雨水偏多或雨量集中时,不利孵化。雨量越大,越不利蝗虫的发育,低温多雨发育迟缓且死亡率高。在高温干旱年,蝗虫发育快,存活率高,发生程度较重。
【芝麻土蝗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对土蝗的防治策略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土蝗优势种,选择主攻对象,掌握防治关键期,因地制宜做好:春季挑治保春苗夏季普治保夏苗和秋季扫残保苗,尽可能将土蝗控制在发生基地和扩散之前。防治指标 大垫尖翅蝗,秋播麦苗田,以中等产量水干计(按每千方米)7头,黄胫小车蝗4~5头,笨蝗在红薯苗期0.5~1头,大豆苗期2头,玉米苗期3头。关于土蝗的化学防治药剂有,40%或75%马拉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来福灵乳油,或40%敌马合剂乳油等,采用机动弥雾机进行地面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75~100毫升;也可用40%敌马粉剂,或2%除虫精粉剂,或3.5%甲敌粉喷粉,每亩用1.5~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