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豆蚀叶野螟
豆类豆蚀叶野螟
【豆类豆蚀叶野螟学名】:Lamprosema indicata Fabricius 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豆卷叶螟。分布北起吉林、辽宁、内蒙古,南、东向达国境线,西至宁夏、甘肃、青海,折入四川、云南。
【豆类豆蚀叶野螟寄主】:大豆、豇豆、豌豆等豆科植物。
【豆类豆蚀叶野螟为害特点】:幼虫卷豆叶,在卷叶内啃食表皮和叶肉,后期蛀食豆荚或豆粒。
【豆类豆蚀叶野螟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mm左右,翅展18—23mm,体黄褐色,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外缘线黑色波浪状,内横线外侧具黑色点1个;后翅生有2条黑横线,翅展开时与前翅内、外横线相连,外缘黑色。卵长0.7mm,椭圆形,浅绿色。末龄幼虫体长15一17mm,头、前胸背板浅黄色,前胸侧板具l黑色斑,胸部、腹部浅绿色,气门圈黄色,沿亚背线、气门上线、下线和基线处具小黑纹。蛹长12mm,褐色,纺锤形。茧长17mm左右,椭圆形,薄丝质,白色。
【豆类豆蚀叶野螟生活习性】:河北、山东年生2—3代,江西4—5代,广东5代,以末龄幼虫在枯叶里或土下越冬。山东越冬代成虫于4月中旬一5月中下旬羽化,个别延续到6月初羽化。5月中下旬是第一代幼虫盛发期,为害春播大豆。幼虫老熟后在卷叶里做茧化蛹。6月中旬进入第一代成虫盛发期。6—9月在田间可见各虫态,有时9月豆田还可见很多幼虫。成虫昼伏夜出,夜间交配,白天喜潜伏在叶背面隐蔽,有趋光性。卵多产在叶背面。初孵幼虫先在叶背取食,后吐丝把2—3片豆叶向上卷折。幼虫活泼,受惊时迅速倒退。天敌有广黑点瘤姬蜂。
【豆类豆蚀叶野螟防治方法】:(1)及时清理落花和落荚,并摘去被害的卷叶和豆荚,减少虫源.(2)在豆田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采用20%三唑磷700倍液或40%的灭虫清对水.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蕾1次,可控制为害如需兼治其他的害虫,则应全面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