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豆卷叶螟如何防治

2018-11-28 12:58:14浏览:99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大豆卷叶螟,别名大豆卷叶虫、豆蚀叶野螟、豆三条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大豆、豇豆、菜豆、扁豆、绿豆、赤豆等豆科作物
大豆卷叶螟,别名大豆卷叶虫、豆蚀叶野螟、豆三条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大豆、豇豆、菜豆、扁豆、绿豆、赤豆等豆科作物,是豆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分布于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湖北、四川、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市。大豆卷叶螟如何防治?小编给大家讲讲。
大豆卷叶螟如何防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毫米,翅展18~21毫米,体色黄褐,胸部两侧附有黑纹,前翅黄褐色,外缘黑色,翅面生有黑色鳞片,翅中有3条黑色波状横纹,内横线外侧有黑点,后翅外缘黑色,有2条黑色横波状横纹。
  卵:椭圆形,淡绿色。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15~17毫米,头部及前胸背板淡黄色,口器褐色,胸部淡绿色,气门环黄色,亚背线、气门上下线及基线有小黑纹,体表被生细毛。
  蛹:长约12毫米,褐色。
  发生特点
  大豆卷叶螟以为害大豆为主,长江以南发生较重,在浙江年发生2~3代,南方地区年发生4~5代,以蛹在残株落叶内越冬。浙江常年约在5月上、中旬羽化,8~10月为发生盛期,11月前后以老熟幼虫在残株落叶内化蛹越冬。
  成虫夜出活动,具趋光性,雌蛾喜生长茂密的豆田产卵,散产于叶背,每雌产卵平均在40~70粒,幼虫孵化后即吐丝卷叶或缀叶潜伏在卷叶内取食,老熟后可在其中化蛹,亦可在落叶中化蛹。
  该虫适宜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在18~37℃,最适环境条件为气温22~34℃,相对湿度75%~90%。卵期4~7天,幼虫期8~15天,蛹期5~9天,成虫寿命7~15天。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作物采收后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在幼虫发生期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摘除卷叶。
  ②药剂防治:在各代发生期,查见有1~2%的植株有卷叶为害时开始防治,隔7~10天防治一次,药剂可选用16 000国际单位/毫克千胜B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52.5%农地乐乳油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等。也可在防治豆荚螟时兼治。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大豆卷叶螟的防治方法,希望大家能认真领悟,学以致用,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更多病虫害防治技术,请访问山村网病虫害防治专栏。
  阅读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了:蚕豆象如何防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病虫害如何防治

上一篇:

大豆豆田棉铃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