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豆病虫害如何防治

2018-11-28 12:58:20浏览:29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大豆在我国种植时间已有几千年了,是我国很好的油料作物来源,但是大豆的病虫害如何防治一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山村网的小编为

    大豆在我国种植时间已有几千年了,是我国很好的油料作物来源,但是大豆的病虫害如何防治一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山村网的小编为你总结如下的解决方案:
  【合理轮作换茬】
  严禁重茬与迎茬。对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灰斑病、褐纹病、细菌斑点病等),以及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根潜蝇、二条叶甲、 蓟马等),通过3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当前推广的麦-麦-豆,麦-豆-杂,麦-杂-豆,以及麦-麦-豆-杂,麦-豆-麦-杂,玉-玉-豆等轮作体系可达到 减轻病虫害发生的作用。对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地区,至少应实行5年以上轮作方可减轻病情。
  【清除病残体】
  大豆收割后应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及早翻地,将病残体深埋地下,以加速病原菌消亡,减轻病情。对越冬于土壤中的害虫,通过耕翻将害虫翻到土表,经过耙、 压、耢地、机械损伤,加之日晒、风吹、雨淋、天敌食取,可大大增加害虫的死亡率,有效减缓第二年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选用抗病虫品种】
  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及病虫害种类,选用高产抗病虫品种。要从无病区地块或无病株及虫粒率低的地块留种。外地调种时,首先要掌握产地的病虫害情况,严格检验有无检疫对象,凡是种子中混杂有菟丝子、野燕麦、菌核等严禁调用或调出作种,尽可能避免从孢囊线虫病较重地区引调种子。
  【加强栽培管理】
  播种期过早或播种过深均可加重根腐病发生。一般表土0~5厘米土温基本稳定在6~8℃时即可播种,注意墒情,湿度大时,应晚播而不能顶湿强播。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4~5厘米,如应用播后苗前除草剂时,可适当调整播种深度,因过浅时,易造成药害,但又不能过深。
  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N、P、K配比要适当,避免单纯过多施用N肥,防止贪青徒长、倒伏及晚熟,以提高大豆抗病虫能力,使大豆整个生育期间均能健壮发育。
  进行至少两次中耕,大豆根腐病重的地块根据苗情及早进行,改善土壤通透性,地温提高,促进新生根大量形成。对连作大豆地,一定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 中耕培土一次,可以堵塞食心虫羽化,使成虫不能出土或减少出土量或机械杀伤大量的幼虫、蛹、成虫,减轻虫食率。每次中耕前要全面掌握豆田草情、病情、虫 情,用以确定配装复式作业。
  希望以上的病情描述以及防治技巧,农户们可以对症进行防治和治疗病害,以达到提高大豆的高质高产。更多的信息,欢迎点击山村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烟青虫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大豆卷叶螟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