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灯蛾的幼虫称毛毛虫、叶毛虫,是为害大豆的一种主要苗期害虫。同时,这种害虫还可为害玉米、谷子、向日葵、蔬菜、杂草和果树等。下面山村网把大豆黄腹灯蛾防治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种植高产大豆。
黄腹灯蛾以幼虫为害作物叶片,昼夜均能取食,仅在中午炎热时停食1~2小时,以早晚和夜间取食最多。一般幼虫刚孵化后40~50分钟就开始啃食叶肉,5龄以后食量猛增,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使叶面呈现枯黄斑痕,严重时将叶片吃光,甚至连幼茎全被吃掉,然后转移到附近的大豆田里继续进行为害。一头幼虫一生可吃掉大豆叶28~37片,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毁种。
防治方法:防治时注意在幼虫幼龄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虫龄过大时防治效果不佳;要在早晚幼虫活动旺盛时喷洒农药;要搞好联防,因害虫爬行快,发生时各户同时喷洒农药才能防止转移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①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针对黄腹灯蛾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安装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的产卵量。
②进行秋深翻,以销毁黄腹灯蛾越冬的场所,减少虫源。
③及时清除被为害田的四周杂草,或挖沟阻止转移,当发现有幼虫向大田里迁移时。可在大田周围挖沟,沟内撒些农药即可杀死幼虫。④药剂防治,发生时可喷洒2.5%敌百虫粉或5%西维因粉剂。每公顷用药22.5~30公斤;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幼虫龄期大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每公顷用药液375~450公斤。
以上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大豆黄腹灯蛾防治技巧,可供大家参考,如有不清楚的,可至山村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