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名,直翅目,蝼蛄科。杂食性害虫常见于华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由于蝼蛄的活动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苗根脱离土壤,致使幼苗因失水而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大豆东方蝼蛄的防治方法。
一、发生规律:
(1)世代。在华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北地区约2年发生1代。
(2)越冬。以成、若虫在土中越冬。
二、形态特征:
1.成虫,体黄褐色,前足为开掘足,腿节下缘平直,后足胫节内上方有刺3-4个或更多。前翅短,后翅长,伸出腹部末端如尾状。腹部近纺锤形。
2.卵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紫色。
3.幼虫若虫共8-9龄,初孵时乳白色,后颜色逐渐加深。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春季节耕翻土地,毁坏蝼蛄窝室,冻死越冬蝼蛄。
(2)物理防治。在成虫盛发期设置黑光灯诱杀,尤其在温度高、天气闷热、无风的夜晚诱杀效果好。
(3)药剂防治。用57%辛硫磷0.25千克,麦麸1.5-5千克,加适量水(拌匀成团,撒出去又能散开),每hm2施用30千克,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施撒效果最佳。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