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豆苜蓿夜蛾,常被大众误认为菜青虫或棉铃虫。幼虫具有暴食性,取食叶片,形成叶片大面积缺刻,也取食花蕾和豆荚。
生活习性
我国北方地区、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月第一代成虫羽化产卵,卵期约7天。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害大豆等。幼龄幼虫有吐丝卷叶习性,在内取食,长大后则不再卷叶,蚕食很多叶片。
第1代幼虫7月间入土筑土茧化蛹,成虫于8月羽化产卵,第2代幼虫除食叶外,并很多蛀食豆荚等果实,为害严峻,9月间幼虫老熟入土筑土茧化蛹越冬。成虫需啃咬花蜜弥补养分,并有趋光性。幼龄幼虫受惊有向后逃逸习性,大龄幼虫遇惊动即弹跳落地。
防治方法
⑴用黑光灯和糖醋盆诱杀成虫。
⑵药剂防治:幼虫3龄前用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等广谱杀虫剂喷雾防治。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大豆苜蓿夜蛾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