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发生在北方大豆生产区。 严峻时使叶片枯死,引起落叶,构成减产。 首要损害大豆叶, 幼苗期先从叶缘向叶中心扩展,构成典型“V”字形病斑, 防治办法可选用抗病品种或与禾本科作物实施3年以上的轮作。
形状特征
分子孢子器表生于叶正面,球形或近球形,器壁薄,褐色,有孔口,直径64-128μm。器孢子单孢,椭圆形或卵圆形,直或曲折,无色透明,二端钝圆或一端稍尖,5-10×2-3μm。
有性阶段的子囊壳与分生孢子器混生于病斑里,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7-112μm,暗褐色,具孔口;子囊椭圆形,无色,56-70×28-35μm,子囊里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摆放不整齐,无色或淡绿色黄色,椭圆形或圆筒形,有2-4个横隔,0-2个纵隔,呈砖格状,隔阂处略细缩,24.5-31.5×7-14μm。
侵染循环 :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来年环境合适,病斑上发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达进行多次再侵染。
发病条件 : 在寄主感病、菌源多和气候、培养条件充分有利于发病时,易构成病害的盛行。在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病重,可引起早期落叶。
为害症状
首要损害大豆叶片。 幼苗期先从叶缘向叶中心扩展,构成“V”字形典型病斑,开始病斑浅绿色,今后变为浅灰至浅褐色,边际有一条较窄的暗褐色或紫色带。
叶片上病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mm,初为淡褐色,有极细的暗褐色边际,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故称灰星病。病斑上有显着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豆荚上病斑圆形,有淡红色边际。叶柄和茎上病斑长形,淡灰色或黄褐色,有淡紫色或褐色边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精选无病种子和种消毒。
3、秋收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消灭菌源。实施三年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