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大豆豆芜菁?](http://img2.shancun.net/201811/28/130503831.jpg)
一、形态特征
(一)成虫:体长11~19mm,头部除触角基部的1对瘤状突起、复眼及近复眼内侧处黑色外,其余均为红色。胸、腹部皆黑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条稍凹下的中沟,沿中沟两侧后缘两侧镶有灰白色毛,小盾片上也有灰白色毛。鞘翅黑色,周缘镶以灰白色边,翅中央也有1条由灰白色毛组成的纵纹。中、后胸腹面及腹部各节后缘都镶以灰白色的边。雌虫腹部腹面全部被灰白色毛,雄虫后胸腹面中央呈一长圆形凹陷,各腹节腹面中央凹入。
(二)卵:椭圆形,黄白色,表面光滑;70~150粒卵组成菊花状卵块。
(三)幼虫:复变态,各龄幼虫形态都不相同,共6个龄期。1龄幼虫体型似双尾虫,2~4龄形似蛴螬,5龄形似象虫幼虫,6龄形又似蛴螬。蛹体长15.4mm,头宽2.8mm,全体灰黄色。复眼黑色,前脚背板后缘左右各有长刺9根,1~6腹节背板后缘左右各6根,7~8腹节左右各5根。翅芽达第3节,后足几乎达腹部末端,第9腹节短小。
二、防治方法
1、在害虫低龄期时施药进行防治,2.5% 溴氰菊酯 微乳剂 (中等毒)使用20-40毫升/亩 喷雾,施药间隔期为7天。
2、害虫发生期叶面均匀喷雾。20% 啶虫·哒螨灵 微乳剂 (中等毒)使用20-25毫升/亩 。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数为2次。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