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鞘紫斑病是在玉米灌浆中后期,中上部叶鞘或苞叶上产生绿豆大小的黑褐色斑块,有的稍带紫色,后在叶鞘及苞被上产生不规则或近圆形紫斑。而斑枯病是玉蜀黍生壳针抱和玉蜀黍壳针抱引起的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病斑椭圆形,红褐色,后中央变为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不规则形斑,致叶片局部枯死。两者常混合发生,较难区别。那么这种玉米的病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传播的?今天山村网的小编带您一起来看看!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玉米叶鞘紫斑病产生的病因是什么呢?Ascochyta zeae Stout称玉米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在病叶或茎组织内,壁膜质,基部分化程度较浅,具孔口;分生孢子双细胞,无色或有时略带浅色,大小8.5—13.5×3—4.5(um)。该病与叶鞘内群聚蚜虫有关,尤其是天气转冷时,蚜虫分泌的糖液、排出的粪物混合在内发霉,造成外面的块块斑痕,蚜虫在叶鞘内繁殖迅速。
再来分析一下玉米叶鞘紫斑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病菌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潜伏在病残组织上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袍子进行初侵染,玉米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我们再来看看玉米斑枯病产生的病因是什么呢?Septoria zeicola Stout和Septoria zeina Stout前者称玉蜀黍生壳针孢,后者称玉蜀黍壳针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玉蜀黍生壳针孢分生孢子器扁圆形,生在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埋生,孔口微露,器壁褐色,炭质,大小69—135um。分生抱子近圆柱形或圆柱形至针形,无色或略带浅绿色,直或稍弯,基部近截形,端稍尖,具隔膜1—4个,大小13—33×2.5—3.5(um)。玉蜀黍壳针孢分生孢子器大小90—210um。分生孢子线形或鞭形,无色透明,顶端较尖,基部钝圆,微弯至弯曲,具隔膜8个,大小42—80×2—2.5(um)。
那么玉米斑枯病传播途径是什么?两菌均以菌丝和分生抱子器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一般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器内胶质物溶解,分生孢子逸出,借风雨传播或被雨水反溅到植株上,从气孔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扩大为害。
现在呢,我们分析完了玉米叶鞘紫斑病和斑枯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那么针对这种我们常见的玉米疾病,该如何防治呢?山村网小编认为,如果针对玉米叶鞘紫斑病,抽雄前防止蚜虫向叶鞘转移是防治鞘斑病的关键。而针对玉米斑枯病。应及时收集病残体烧毁。结合防治玉米其它叶斑病,及早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