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花早衰需防治

2018-11-28 16:03:26浏览:7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近年来,棉花早衰发生较为普遍且发生愈发提早、危害愈发加重,对棉花的高产高效负面影响极大。由于导致棉花早衰的因素很多,

  近年来,棉花早衰发生较为普遍且发生愈发提早、危害愈发加重,对棉花的高产高效负面影响极大。由于导致棉花早衰的因素很多,且潜在的因素较多,所以,防止早衰不能等到早衰发生了再“亡羊补牢”,而应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预防。下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棉花早衰。

                              棉花田要防早衰

  所谓棉花早衰,是指棉花在有效的生育期内过早地停止了光合生产作用,比正常棉株过早衰老的一种现象,即人们常说的“未老先衰”。按棉花的衰枯表现划分,表现类型可分为枯叶型、枯死型、铃衰型3种;按早衰棉株长相划分,表现类型可分为早发早衰型、弱株早衰型、大棵早衰型、病变早衰型、猝死早衰型5种。其主要的表现是:棉株过早地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停止生育活动,上部果枝不能伸展,蕾小、花弱、铃小,蕾铃脱落增多。棉株上部可出现“顶心发硬”、“红茎到顶”。棉叶变薄而发黄或发红,甚至干枯脱落,棉株过早死亡,造成铃重减轻、衣分降低。

  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主要有,种植品种本身的内部生理生化因素,关键时期土壤水分含量过多或不足,土壤缺钾,营养成分不协调、花铃期肥力不足和土壤中病菌菌核的大量累积;因此应针对棉花早衰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防治。

  棉花早衰的预防措施

  晚发弱长型预防。在多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的基础上。对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的棉田,棉苗现行后及时早中耕,以后每隔10天再分别中耕2次,共3次中耕,连续进行松土、保墒、提温,加快棉花的生长速度。

  徒长早衰型预防。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品种特征,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使棉花各生育期所需养分能及时、足量、均衡地得到供给。合理灌水,坚持头水看天、看地、看苗情长势,点片旱、点片灌、点片不旱延迟灌,把握见花灌头水的原则,灌水要严格控制水量,以保证田间湿润不旱不涝的原则,8月下旬根据棉苗的生长势适时停水。促控结合,促进棉花根系发育,是高密度条件下有效防治早衰的关键。抓住盛蕾、初花期地表土壤含水量迅速下降的特点,适当控制水肥,进一步促使棉花深扎根,协调棉花的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关系;使光合产物不但能满足根系以及叶片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大量开花结铃的需要;使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深绿,果枝有一定补偿能力。

  失调早衰型的预防。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棉花生长中期视其长相,适当追施花铃肥(追施复合肥8~10公斤/亩),并且每隔10天左右叶面喷洒EM原露80克/亩,加磷酸二氢钾150克/亩、尿素500克/亩、水40公斤/亩混合后叶面喷洒3次左右,在红蜘蛛等虫害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可将上述3种叶面肥与杀虫剂混用,能起到既治虫又追叶面肥的省工省时双重效果。

  病变早衰型的预防。合理轮作倒茬,深耕改土、秋耕冬灌,改良棉田生态环境。选择抗病品种,创造合理的生长环境,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病害加重;合理补施钾肥,以增加棉株的抗病能力,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棉花轮纹斑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棉花印度炭疽病介绍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