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腐病又称棉花炭腐病,病原为 Cotton Macrophomina rot。病菌生长适温30-32℃最适酸碱度pH6-6.8。危害对象 :茄科、豆科、葫芦科、锦葵科等120余种植物。布 :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辽宁、浙江等省。
对于棉花枯腐病,气温达30℃左右,伴以多雨高湿,常诱使此病盛发。轮作地发病较轻。地势低洼、棉花生长不良、偏施氮肥,均可增加病情。具体的发生规律:发病与温湿度,枯萎病一般土温在20℃左右时开始显症,土温上升到25℃-28℃时形成发病高峰,当土温上升到33℃以上,病菌受抑,出现暂时性隐症,入秋后待土温下降到25℃左右,又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棉花枯腐病的症状表现:从苗期到现蕾期均可受害。病株叶片凋枯萎垂,提前脱落,根部及颈基部呈褐色、病部腐烂,皮层及木质部埋生黑色小菌核。
棉花枯腐病的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2.及时清除病残体。3.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4.药剂防治:拌种、喷洒,在轻病田和零星病田,采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初发病后和发现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