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花烂铃如何防治

2018-11-28 16:07:21浏览:2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烂铃是棉花生长中后期的重要的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烂铃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到20%。该病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均有较大的
   烂铃是棉花生长中后期的重要的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烂铃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到20%。该病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低温多雨是棉花烂铃发生的主要因素,一般入夏以后,我省各棉产区普遍多雨,很容易造成棉花烂铃的严重发生。那么种植过程中棉花烂铃如何防治呢?棉花烂铃
  一、  发生规津
  1、造成棉花烂铃的主要病虫害有:棉铃疫病、棉红腐病、棉炭疽病、棉角斑病等,其中棉炭疽病、角斑病和棉铃疫病不仅本身危害大,所形成的病斑又是其它病菌侵入的途径,可引起多种病害并发。棉铃虫、红铃虫、金刚钻等害虫可直接为害棉铃,所形成的伤口也是病菌侵入的途径。
  2、影响烂铃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8、9月份如温度偏低、日照少、雨量大、雨日多,易造成田间相对湿度大,影响棉花的正常发育,使铃壳增厚,纤维发育不良,开裂延迟易遭受病菌侵染导致烂铃。另外,棉田荫蔽,晚发疯长,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的田块,烂铃发生也较严重。
  3、发生时期与部位。铃龄25天以后烂铃逐渐增多;烂铃比重最大的是40-50天的棉铃。烂铃以生长在棉株下部果枝和近主茎果枝上的为多。
  二、防治方法
  防治棉花烂铃、提高纤维品质,保证丰产丰收是棉花优化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1、加强整枝修棉,去早蕾、摘黄桃。人为去除棉株下部果枝上的早蕾可使棉花早搭丰产架子,减少烂铃。对荫蔽棉田应及早采取措施,打边心,剪空枝,去老叶,拔空株,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烂铃发生。对已经发生烂斑的棉桃要及早摘除,摘除烂桃时要把铃壳带出田外,以减少田间病源。对地势低洼棉田应及时排除积水,适时浅中耕散墒,以降低田间湿度。
  2、农药防治。及时喷药防治棉田病虫害是防止烂铃发生的重要手段,在田间烂铃达到0. 1%时,立即进行药物防治。一般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或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每亩喷施药液50-70公斤,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硫酸铜:碳:水=1:1:200波尔多液喷施,一般喷药2-3次即可,注意喷药时要使棉株下部棉桃周身着药。
  以上就是棉花烂铃的解决办法,仅供大家参考。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阅读了此文章的用户还查看了棉花竹节虫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亚麻菌核病

上一篇:

亚麻细菌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