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花保铃防烂一定要仔细

2018-11-28 16:14:11浏览:30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由于各地降水强度、降水量和降水过程差异很大,加之植棉区分布不同、棉田立地条件不同、棉花品种和管理水平不同,此次降水对
   由于各地降水强度、降水量和降水过程差异很大,加之植棉区分布不同、棉田立地条件不同、棉花品种和管理水平不同,此次降水对棉花生育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棉花保铃防烂一定要仔细。
棉花保铃防烂
   一、倒伏及排水(略)。
  二、植株萎蔫的情况
  雨后突晴,棉株萎蔫,有几种可能:
  一是面积较大、萎蔫较轻、只限于叶片、茎部直立,主要因棉根窒息缺氧吸水困难,供应不上叶面蒸腾,水分临时耗补失衡,可待其逐步复原。
  二是萎蔫呈条带状,程度较重,很可能是追肥不当造成的肥害;还可能是前期受除草剂药害,根部受损严重,还有的从茎基部折断,也是因前期除草剂药害留下的伤疤。
  三是零星或点片状严重萎蔫,主茎顶端弯曲下垂,可剖秆判断,如维管束变褐则是“萎蔫型黄萎病”遇大雨急性发作,之前叶部并无异常表现;不能复原的,则将死棵带出地外,以免病菌继续传播。
  无论何种原因的萎蔫,只有待其恢复,忌喷各类药肥,因萎蔫的叶片已无吸收能力,喷药肥无异于雪上加霜,且徒增成本。
  三、打尖
  雨前未完成打顶尖的,及时进行打顶,既可避免棉株过高,又减少害虫栖息场所。还有棉田叶枝(疯杈)尚未打尖的,要打大尖,少留果枝,既可让叶枝结大铃,又避免叶枝上部铃下垂近地面,最后难以吐絮。
  四、补肥
  暴雨后的棉株,看似旺长,实则顶部缺肥,这常被农民忽视;因此时幼铃、花蕾发育需大量营养,处于土壤湿度饱和的根系,供应不上顶部对养分需求,所以绝大部分棉株都表现为顶部萎缩、果枝伸不开,花蕾少且苞叶色浅,最后难以秋桃盖顶。
  快速、经济有效的措施是用2%的尿素液叶面喷肥,及时为上部补充速效氮;也可加缩节胺同喷,促控结合。
  在积过水的棉田,速效钾被淋溶殆尽,注意适时补施钾肥;不积水棉田如下中部叶片出现缺钾症状,喷肥时加入硫酸钾与尿素同喷,总浓度不超过2%。
  五、确保上部蕾花
  暴雨后的棉田,下部易烂铃,中部蕾花易脱落,上部成铃最稳妥。务必治住虫害,做好化控,打顶后不要再伤花蕾,要细察各种害虫蛛丝马迹,严防受害,力争上部多结铃、结大铃。
  当上部果枝已无现蕾能力时,喷最后一次较重的缩节胺,把果枝尖及叶腋间的潜伏芽全部“封死”,让营养集中用于上部开花结铃;且可减少后期虫害和打杈、打群尖用工。
  六、预防烂铃
  北方棉区的烂铃,主要源自棉铃疫病菌侵染。多数棉田枝叶交叉,喷药预防下部烂铃无实际操作意义。但在无水浇条件的旱薄地却有一定意义。这种地产量形成主要靠下部铃,产量虽低,但成本也低。
  今年前中期受旱,旱薄地上部早已封顶,棉棵矮,棉株上部枝短叶小,喷药可直达铃面。经数年实际观察,北方棉铃疫病菌借雨滴溅到棉铃上的初侵染时间,最早为7月29日,可于此前喷施“代森锰锌”药液,务必喷到铃面上起保护作用,连喷两三次,也可加尿素同喷。旱薄地棉花吐絮早且集中,可减轻烂铃危害。
  此次降雨,有些植棉县乡雨量不大,或降水量大但土壤渗水快,或品种抗病力强,或管理水平高,棉花基本无灾害,有的甚至利大于弊。可根据棉田主要问题,参考以上意见,抓好后期管理,力戒麻痹大意,做迎战再次灾害天气的思想准备,最后夺取棉花高产、优质、高收益。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棉花后期如何预防凋枯病?

上一篇:

如何防治棉花缺锌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