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红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该病病菌是弱寄生菌,名粉红聚端孢,多从伤口或铃壳裂缝处侵入,借风、雨、水流和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低温、高湿利于发病。暴风雨或害虫为害严重,发病重。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种植密度大,整枝不及时,施用氮肥过多的棉田发病重。下面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棉花红粉病的防治方法。
1、危害部位
主要危害棉铃。
2、危害症状
棉铃受害,表面布满粉红色的绒状物,厚而紧密,空气潮湿时,绒状物变成白色,使棉铃不能开裂,纤维变褐黏结成僵瓣。与棉铃红腐病的区别是:红粉病在铃壳和棉瓤上的霉层较厚,为粉红色松散的绒状物,天气潮湿时,霉层变成粉白色绒状物;而红腐病的霉层较薄而紧密。
3、防治方法
①实行水旱轮作;冬季及时清除病枝残体,减少病源;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施足基施,合理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发现病铃及时摘除剥晒。
②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5%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③发病初期,可以喷洒下列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咪鲜胺锰络化合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