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田如何防涝?

2018-11-28 16:16:26浏览:5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棉花受涝后,因田间湿度过大,通气不良,病虫害往往发生加重。如不跟上科学管理,轻者生长发育迟缓,重者造成棉株死亡,导致

  棉花受涝后,因田间湿度过大,通气不良,病虫害往往发生加重。如不跟上科学管理,轻者生长发育迟缓,重者造成棉株死亡,导致产量品质大幅降低。因此,防涝是雨季棉田管理的重点。特别是目前种植的抗虫棉抗涝能力差,雨季更需加强管理。那么棉田如何防涝?


棉田如何防涝?


  1、及早清理棉田排水系统


  应在大雨来临之前,搞好棉田排水系统疏浚,确保排水通畅无阻。做到大雨过后的积水当天排净,不形成内涝。据调查:棉田积水1-2天,造成蕾铃脱落率高达45.7%-78%;积水3-4天,有46%-82%的植株不能恢复生长,而发生枯死。


  2、及时扶正倒伏棉株


  及时扶正倒伏的棉株,用清水冲掉茎叶上的淤泥,适时培土壅根,以确保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棉株扶正要及时,操作要细心,避免人为损伤根叶,以免造成植株再次受害减产。


  3、适时中耕培土


  受涝棉田土壤板结较重,通气不良,地温较低,严重影响根系活动,应适时中耕培土,促进根系活力尽快恢复。中耕要等土壤起晾时进行,过早中耕会加重土壤板结。因受涝后棉株根系再生能力下降,为避免伤根,中耕宜浅不宜深,以3~4厘米为宜。结合中耕进行两次浅培土,培土既利于根系生长,也防止以后遭遇风雨时,再次发生倒伏。


  4、适时追施速效肥


  为了促进棉株尽快恢复生长,在棉株扶正后至中耕前,进行叶面施肥一到两次,两次间隔5-7天。可喷施1%-2%的尿素稀释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待土壤不粘重时,在距棉株10厘米处开沟追施尿素一次,每亩用量6-10公斤。


  5、适时推迟打项的时间


  增枝、增果节、增桃口棉花受涝以后,蕾铃脱落严重,生育高峰相对推迟,所棉絮品质,储运及加工,以栽培上要适当推迟打顶的时间,增加果枝、果节和秋桃的数量。打顶时间比常年推迟7天左右。一般情况,推迟打顶,可以增加两三台果枝,增桃5-7个。


  6、搞好病虫害防治


  受涝棉花恢复生长后,新生枝叶较多,且较柔嫩,致使棉蚜、棉铃虫、盲椿象、造桥虫、象鼻虫等害虫发生较重危害,特别要警惕伏蚜的爆发危害。同时受涝棉田因土壤湿度大,易发生烂铃。因此,要加强病虫害调查,搞好综合防治。若害虫的天敌较多,能控制危害时,就不需农药防治,以尽量减少化防次数。发现烂铃要及时择拾,既可减少损失,又能有效控制病害传播。


  7、科学整枝,适时浇水


  受涝棉株一般比正常棉株生育期推迟一周左右,伏前桃很少,伏桃大幅减少。恢复生长后,极易萌发大量枝杈,徒耗水肥,必须跟上整枝打杈。为了弥补前期结铃的不足,可通过适当晚打顶3-5天,后期遇旱及时浇水,叶面喷施盖顶肥等措施,以促进多结早秋桃来弥补前期的损失。据试验,浇好伏旱水和早秋旱水的棉花,比不浇水的平均单株多结铃2.26个,单铃重增加0.25克,增产31.3%。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棉田使用乙草胺除草的注意事项

上一篇:

棉花棉盲蝽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