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褐斑病是我国及亚洲绿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我国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发病重,以开花结荚期受害重。轻者减产20%一50%,严重的高达90%。
【绿豆褐斑病症状】
绿豆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褐色小点,扩展后形成边缘红褐色至红棕色、中间浅灰色至浅褐色近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灰色霉层,病情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很快干枯。荚果受害,病斑褐色,后期病斑扩大,荚果干枯。
【病原与发生规律】
Cercospora cruenta称变灰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袍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生长季节为害叶片,开花前后扩展较快,借风雨传播蔓延,经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以开花结荚期受害重,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尤以秋季多雨、连作地或反季节栽培发病重。
【防治方法】
选无病株留种,收获后进行深耕,有条件的实行轮作。播前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消毒。
发病初期,喷洒下列药剂:50%多·霉威(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