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丛枝病主要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台湾等地发生,在北方产区也有零星发生。下面是花生丛枝病的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
病害通常在花生开花下针时开始发生。病株枝叶丛生,节间短缩,严重矮化,多为健株株高1/2,病株叶片变小变厚,色深质脆,腋芽大量萌发,长出的弱小茎叶密生成丛,正常叶片逐渐变黄脱落,仅剩丛生的枝条。病害发展中、后期,花器变成叶状。果针不能入土或入土很浅或向上变成秤钩状,根部萎缩,荚果很少或不结实。
二、侵染循环
该病由小绿叶蝉传播,小绿叶蝉成虫最短获毒饲育时间在24小时以内,虫体循回期9~11天。带毒成虫和若虫可终生传病。1~10只叶蝉传毒效率差异不大,嫁接可传病,种子不传病。
三、防治方法
1、种植抗(耐)病品种 如粤油551-116。
2、适时播种,春花生适时早播,秋花生适时晚播。
3、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力。
4、铲除田间附近豆科杂草和绿肥等可疑寄主,减少初侵染来源。
5、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病苗,及时防治叶蝉,可减轻病害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