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豆胞囊线虫病

2018-11-28 17:59:07浏览:23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症 状】: 双称大豆根线虫病、萎黄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苗期染病病株子吉和真叶变黄、生育停滞枯萎。被害植株

大豆胞囊线虫病

 

 

症    状】: 双称大豆根线虫病、萎黄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苗期染病病株子吉和真叶变黄、生育停滞枯萎。被害植株矮小、花芽族生、节间短缩,开花期延迟,不能结荚或结荚少,叶片黄化。重病株花及嫩荚枯萎、整株叶由下向上枯黄似火烧状。根系染病被寄生主根一侧鼓包或破裂,露出白色亮晶微如面粉粒的胞囊,被害根很少或不结瘤,由于胞囊撑破根皮,根液外渗,致次生土传根病加重或造成根腐。

 

病    原】: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称大豆胞囊线虫,属线虫动物门线虫。雌雄成虫异形又异皮。雌成虫柠檬形,先白后变黄褐,大小0.85-0.51mm。壁上有不规则横向排列的短齿花纹,具有明显的阴门圆锥体,阴门小板为两侧半膜孔型,具有发达的下桥和泡状突。雄成虫线形,皮膜质透明,尾端略向腹侧弯曲,平均体长1.24mm。卵长椭圆形,一侧稍凹,皮透明,大小108.2×45.7(μm)。幼虫一龄在卵内发育,脱皮成二龄幼虫,二龄幼虫卵针形,头钝尾细长,三龄幼虫腊肠状,生殖器开始发育,雌雄可辨。四龄幼虫在三龄幼虫旧皮中发育,不卸掉蜕皮的外壳。

 

    

 

【发病规律】:该线虫是一种定居型内寄生线虫,以2龄幼虫在土中活动,寻根尖侵入。该线虫寄生豆科、玄参科170余种植物,有的虽侵入,但不在根内发育。胞囊线虫以卵、胚胎卵和少量幼虫在胞囊内于土壤中越冬,有的粘附于种子或农具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胞囊角质层厚,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胞囊线虫自身蠕动距离有限,主要通过农事耕作、田间水流或借风携带传播,也可混入未腐熟堆肥或种子携带远距离传播。虫卵越冬后,以二龄幼虫破壳进入土中,遇大豆幼苗根系侵入,寄生于根的皮层中,以口针吸食,虫体露于其外。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体内形成卵粒,膨大变为胞囊。胞囊落入土中,卵孵化可再侵染。二龄线虫只能侵害幼根。秋季温度下降,卵不再孵化,以卵在胞囊内越冬。成虫产卵适温23-28℃,最适湿度60%-80%。卵孵化温度16-36℃,以24℃孵化率最高。幼虫发育适温17-28℃,幼虫侵入温度14-36℃,以18-25℃最适,低于10℃停止活动。土壤内线虫量大,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因素。盐碱土、沙质土发病重。连作田发病重。大豆胞囊线虫存在生理分化现象,东北豆区以1、3号为主,黄淮海豆区以4、5、7号为主,全国来看34号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如泗豆11号、豫豆2号、8118、7803等,河南商丘选育的7606,淮阴农科所选育的83-h抗生稳定,科丰2号、3号较耐病。山西兴县灰皮黑豆、五寨黑豆兼抗1、3、4、5四个生理小种。(2)病田种玉米或水稻后,胞囊量下降30%以上,是行之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此外要避免连作、重茬,做到合理轮作。(3)药剂防治提倡施用甲基异柳磷水溶性颗粒剂,每667m2300-400g有效成分,于播种时撒在沟内,湿土效果好于干土,中性土比碱性土效果好,要求用器械施不可用手施,更不准溶于水后手沾药施。此外也可用3%克线磷5kg拌土后穴施,效果明显。虫量较大地块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m2施2-4kg或5%甲拌磷颗粒剂8kg或10%涕灭威颗粒剂2.5-5kg。也可用98%棉隆5-10kg或D-D混剂40kg。后二种药剂须在播前15-20天沟施,前几种颗粒剂与种子分层施用即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顶枯病

上一篇:

大豆根结线虫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