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化病:指叶面均匀地变为黄白色, 其根据病原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化病与病理性黄化病。
生理性黄化病:该病病因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黄化,多发生于北方地区栽培喜酸性花卉如杜鹃、栀子、八仙花、茉莉等时新叶发黄,严重时叶片变褐干枯。此外缺硫、缺氮以及光照过强、浇水过多、低温、干旱等也会引起叶片黄化。此类病害主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解决,一般不需用药。
病理性黄化病:这是一类由类菌原体(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如翠菊黄化病、天人菊黄化病、菊花黄化病、飞燕草黄化病等。病理性黄化病与生理性黄化病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传染性而后者无,前者在发生黄化症状时常常伴随丛枝现象(不定芽增生变多成“扫帚状”)发生。
大豆黄化病防治方法:1.及时防治叶蝉等病源传播介体;2.改进繁殖方式,避免通过嫁接等方式传播;3.采用无毒母株繁殖;4.药剂防治:采用四环素或者用西安中晟化工的“宽欣”等药剂治疗,隔夜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专家建议连续使用两次,作物长势和增产都突出。
另外营养失调症也可引起大豆黄花病,主要发生在缺肥田块,或偏施、单施某一种营养元素化肥或严重干旱的高亢地块。植株发生不同程度的叶片黄化、皱缩、生长迟缓。防治方法:每亩喷施惠满丰50~80毫升或奥普尔、绿风95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30~50公斤进行叶片喷雾,可使症状缓解或消失,使植株恢复正常生长。使用弥雾法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