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豆胞囊线虫病在大豆种植区普遍发生,一般可使大豆减产10%~15%,严重时可减产70%~80%,个别甚至绝产。该病给大豆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其防治比较困难,农户们必须认真了解相应的防治措施。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病条件和防治对策。
危害症状
应该说,胞囊线虫病在大豆整个生长发育期都可能发生。由于胞囊线虫寄生于大豆根上,因而直接危害大豆根部。在大豆幼苗期,植株受害后生长变得迟缓,子叶和真叶开始发黄,重病的苗株生长停止,最后导致死亡。植株根部被线虫寄生后,植株变得矮小,花芽簇生,节间慢慢缩短,开花期延后,不能结荚或结荚很少,叶子发黄;严重的地块呈大面积枯黄,好像火烧状,因而又被称作“火龙秧子”。
根部被线虫寄生后,主根及侧根发育不良,须根增多,整个根系看上去就像发状须根。须根上附着白色或黄白色比针尖稍大的小突起,大小约0.5 mm左右,也就是线虫的包囊。病根根瘤极少或根本不结瘤。植株地上部分明显矮小,节间短,叶片黄,叶柄与茎的顶部也变为浅黄色,很少结荚。
发病条件: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温湿度及耕作制度等因素有关。
1、温、湿度
温度高、土壤湿度适中,通气状况较好,线虫就会发育的快,其最适宜的温度为18℃~26℃,低于10℃以下,幼虫便会停止活动。线虫最适宜的土壤湿度约为70%左右,土壤过湿氧气不足,线虫很容易死亡。
2、土壤类型
通气良好的土壤,如轻壤土、砂壤土、草甸土等粗结构的土壤和老熟瘠薄地、沙岗地、坡地等胞囊密度大,线虫病发生早且发病重。
3、耕作制度
大豆胞囊线虫在土壤内大豆耕层中呈垂直分布。因而,多年连作地的土壤内线虫数量逐年增多,危害自然也逐年加重。所以应采取与非寄主植物实行合理轮作,土壤内线虫数量就会逐年减少,其危害程度自然也相应减轻。
防治对策:
1、种子检验
种子检验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重要一环。大豆种子上往往会粘附线虫如泥花脸豆、种子间混杂带有线虫的土粒、农机具上残留有含线虫的泥土以及种子在调运过程中远距离的传播途径等等,都是引发线虫病的因素。因此,一定要认真做好种子的检验工作,彻底杜绝带有线虫的种子进入无病区。
2、合理轮作
从实践看,合理轮作是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最有效的措施。实施合理轮作,采用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如玉米、小麦、谷子等轮作,可以有效对线虫病进行防治。一般讲,轮作两年非寄主植物,就允许种植感病的大豆品种,假如线虫的虫口密度非常高,再轮作一年非寄主作物,可收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另外,施足底肥,提高土壤的肥力,能有效增强植株的抗病力。而在田间作业中,一定要注意将残草和泥土彻底清除干净,并按要求先在无病田作业而后再到病田区作业。从总结以往的经验看,合理轮作是一种比较容易推广且经济有效的方法。一般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后,每年线虫数量平均下降20%~25%,而大豆则增加1.5~2.0倍。
3、抗病育种
应用抗病品种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种植抗病品种如抗线1号、抗线2号、庆丰1号、嫩丰14、嫩丰15等,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线虫危害所造成的大豆减产,同时也能减少土壤内线虫的密度。不过,连续或经常使用抗病品种,会使生理小种发生改变,造成毒力强的生理小种增多。因而,抗病育种应选择多种抗性基因品种轮换种植,或抗病与耐病品种、普通品种轮换种植,才可有效避免强毒力生理小种的出现。
4、药剂防治
针对常年发病较严重的地块可以采取对土壤实施药剂处理措施。一般常用的杀线虫剂有D—D混剂、呋喃丹、涕灭威等。但应主要的是,这一类药不但价格高、用量大,而且污染严重,对人、畜都构成威胁,因而一定要限制使用,更不能在同一地块连续使用。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线虫的天敌来控制虫口的数量。一般可分为昆虫防线虫、细菌防线虫和真菌防线虫,对抑制线虫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措施,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原因,更好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