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
【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地上部茎,块茎未见发病。叶片染病初生黄色至浅褐色圆形病斑,扩展后为黄褐色不规则斑,有的叶斑不太明显。潮湿条件下,叶背现致密的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病原】: Cercospora concors(Casp.)Sacc.称绒层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上密生多分枝的分生孢子梗,曲膝状,具分隔0一6个。分生孢子近无色或浅褐色,圆筒形或倒棍棒形,直或略弯,两端钝圆,大小14—80×3—6(μm),长度变化较大。
【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生长季节为害叶片,经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病原菌大量积累,遇有适宜条件即流行。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尤以秋季多雨连作地发病重。
【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防治方法】:
(1)发病地收获后进行深耕,有条件的实行轮作。
(2)发病初期喷洒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一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