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含淫羊藿甙、挥发油、蜡醇、植物甾醇、鞣质、维生素E等成分。能兴奋性机能,对动物有促进精液分泌作用。还有降压(引起周围血管舒张)、降血糖、利尿、镇咳祛痰以及维生素E样作用。蒴果长约1厘米,宿存花柱喙状,长2-3毫米。花期5-6月,果期6-8月。下面山村网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淫羊藿白粉病如何防治?
症状:
危害淫羊藿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发病后无臭味,白粉是其明显病征。
病原:
淫羊藿白粉病为粉孢属真菌。分生孢子被风传播到幼嫩组织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并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危害。
发病特点:
白粉病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土壤过干等,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2011年7月在贵州雷山县调查,淫羊藿野生抚育基地有此病发生,但危害不重。
防治方法:
①清洁田园,加强管理。
②发病期,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喷雾。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