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干叶病是三七产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据调查,部分七园发病率高达57.64%。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七的正常生长。那么该如何防治三七干叶病?
1.症状表现
受病初期,植株从叶尖开始颜色变暗,以后逐渐变成枯白色,形成“干尖”,病健交界明显。随着高温干旱时间延长,病部逐渐发展,导致多数叶片发黄予枯,向下卷曲,容易破碎。部分叶片尖端发病部位脱落形成秃尖。若环境条件仍未得到改善,病部继续向叶柄部扩展,当病部扩展到叶片1/3以上时,整个叶片开始脱落,严重者所有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秆。
2.发病特点
三七干叶症的发生主要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干旱年份发病严重。文山州境内若遇冬春干旱少雨,七园内温度较高,环境湿度偏低,植株蒸腾作用加大,蒸腾所产生的热气对幼嫩的叶尖具有一定灼烧作用,导致叶尖细胞坏死,从而形成“干尖”。
此病通常出现在三七展叶期以后,以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园内高温干燥,干热风活动频繁,此病蔓延迅速。一般园内气温在15 - 20C,土壤湿度在20% - 25%,空气相对湿度在45% - 75%时,该病开始发生,发病率一般达到1O%;当气温升高至20℃以上,土壤湿度在20% - 25%.空气相对湿度常在50%以下时,病株率可高达25% - 60%。
另外,春季气流活动频繁,以干热风为主,对病害的扩展具有促进作用。经过对同一地点不同位置七园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迎风建造的七园发病率一般为45%,最高可达80%左右;背风七园发病率仅为15%。进入雨季后,随着空气湿度逐渐加大,气温下降,于热风减弱,病势便很快得到抑制。
3.防治方法
(l)选用背风、略有坡度的地块,避免选用陡坡、迎风的地块做三七园。
(2)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抗旱浇水,注意调节三七园小气候。
(3)适量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三七生长,提高植株抗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