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叶腐病病原可危害三七叶、叶柄、花及茎秆。叶片受害,在叶面形成黑色不规则病斑,大小为5 -13毫米,后期病斑腐烂,中部形成穿孔。叶柄受害,在其顶部产生黑色梭形病斑,并很快向叶基部扩展。叶柄受病后变软,造成上部叶片下垂;病部常可见到淡黄带粉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子实体。花序受害,症状同叶柄受害。茎秆受害,形成突起的黑褐色梭形病斑。那么三七叶腐病如何防治?
1.病原分类
三七叶腐病由朱红轮枝孢侵染引起,病原隶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淡色菌科,轮枝孢属。
病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丛初白色,后橙黄色,菌丝纤细,近无色,直径I.6 -2.2微米,有分膈,可集结成束。菌丝体中分生孢子梗可聚生一起,分生孢子梗与菌丝区别明显,大小为40—82微米×1.4-1.7微米,成30。- 40。锐角分枝,分枝2-3次,分枝上瓶梗1—6个,轮生,大小为9-13微米×1.4—1.7微米。分生孢子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有时微弯,单胞,无色,数量极大,大小为3 -7微米×2-3微米。
2.发病特点
轮枝孢菌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弱寄生菌,在三七发生根病时会参与其它病原加速根部的腐烂。对地上部分器官的危害主要靠雨水飞溅传播。三七叶腐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5-8月,阴雨高湿天气危害严重。
4.防治方法
轮枝孢菌为弱寄生菌,在农业防治上可以通过培育壮苗,提高三七植株对病菌的抗性。可结合根病防治进行土壤处理,减少病原数量。
一旦发病,可选用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01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