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炭疽病病原可以危害三七的根茎、芽、茎秆、叶柄、花和果实,造成茎秆扭折、干花和干籽。对三七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下三七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1.症状表现
根茎部受害部位星暗色不规则病斑,地上部萎蔫倒伏,叶片仍为绿色,后期根茎腐烂。休眠芽受害则导致休眠芽腐烂。茎秆受害时,初期受害部位出现淡青色小圆斑,继而向上下扩展,形成黄褐色梭形病斑。
病斑中央凹陷并有灰色纵裂,边缘有时突起,严重时茎秆萎缩干瘪折倒,但病部以上的茎叶仍能向上生长一段时间。茎秆顶部和花轴受害时,发病部位呈青灰色,常伴有旋扭症状。
叶片受害时,初期在叶脉之间出现褐色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边缘为深褐色,中央坏死呈透明状,最后病斑破裂穿孔。种苗叶片受害时,初期出现水浸状暗色斑点,继而病斑处叶片变薄,叶色变淡,后期病斑变为褐色并穿孔,叶片破损不整齐,最后枯死。
花盘受害,病部多呈黑色萎缩扭曲,整个花盘受害时导致干花。果实受害时,呈黑色萎缩,果实成熟期受害,在果实(红籽)上形成黄色凹陷小圆斑。三七种苗假茎受害时,一般发生于假茎的近地部位,发病部位最初出现湿性暗色小斑,以后病斑扩大并且颜色加深,呈红褐色梭形病斑,病斑中央凹陷,假茎受病部位髓部软腐,种苗假茎从发病部位扭曲折倒,一般在发病部位有2-3个旋转扭曲。该病的发生以5 -6月和7—8月较严重。
2.发病特点
炭疽病菌以菌丝随病株残体在土壤和肥料中越冬,也可以菌丝潜人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菌源。在苗床发病后,移栽大田也发病,多限于底部叶片,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形成再侵染。该菌适应的温度范围广,以25 - 30℃最适于发病。
水分对病菌的繁殖和传播起着关键作用,由雨水或灌溉水将粘着于分生孢子盘上的分生孢子淋溅分散,在叶面具有水膜的情况下萌发侵染。病害的发生与三七的种植密度、施肥中的氮、磷、钾比例等有关,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三七炭疽病有加重的趋势。另外,长时间的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选用健壮无病的种子种菌。精选健壮无病的种子和种苗,用55℃温水浸种10~15分钟,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大部分病原。
②加强田间管理。改良三七生长环境条件,及时排除积水;及时清理七园杂草及病株残体,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在发病前可用1:1:160 - 1:1:200(石灰:硫酸铜:水)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后,可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①50%的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②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③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上述药剂任选一种,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