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黑斑病是目前文山三七主产区海拔l 700米以下地区的一种主要病害,在该区域内常年的发病率在5% - 20%之间,严重时高达60%以上。造成三七的早期落叶,植株枯萎,干花,不能结实,使三七产量受到损失。病菌能侵染三七植株各个部位,其中以叶、茎、花轴、花、果实和果梗受害严重.但主要以幼嫩组织部位或组织结构较松散的部位受害为主,即以茎秆、叶柄和花轴受害的比例占所有发病比例的60%以上。那么三七黑斑病如何防治?
1.症状表现
茎、叶柄、花感病时,多发生于近茎顶、茎基部、叶柄轮生处或花轴,初呈针尖大小的褪色病斑,继见近椭圆形浅褐色病斑,以后色泽逐渐加深,并向上下扩展,病斑凹陷并产生黑褐色霉状物,严重时扭折而枯萎。
七农按其受病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发病部位在茎秆中下部的称“黑秆瘟”;茎基部的称“烂脚瘟”;花轴的称“扭脖子”、“扭盘”。如叶部受病,多由叶尖、叶缘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病斑中部色泽显淡,干燥时易破裂甚至穿孔。
但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则扩展快,达全叶1/3-1/2,叶片即脱落。无论是在干燥或潮湿的情况下,病斑中心均产生黑褐色霉状物。若果实感病,表面先出现褐色斑点,继则凹陷,果皮渐渐干瘪而发黑,成为“干籽”或“黑果”。越冬芽、根茎和根部受病,常产生水浸状黑褐色病斑,并与其它病原一道,共同对芽部或块根构成复合侵染而导致根褐腐。
2.防治方法
(l)农业防治
①荫棚透光均匀。
根据三七黑斑病发生与降雨和园内光照强度关系较为密切的特点,在三七的生长过程中若需对七园荫棚透光度进行调节,必须做到荫棚透光均匀,不能有明显的空洞;老七园在雨季到来之前要进行修补,避免有空洞的地方成为三七黑斑病的最初发病中心。
②选用无病种子、种苗。
为防止种子、种苗带菌传播,应把好育种选苗关。对种子的筛选,应在采摘红籽时,要选用果皮色泽鲜艳、饱满无病的红籽做种;种子贮藏期间也要注意防病防虫,避免种子被病菌污染。筛选种苗时,应选择健壮无病、无损伤、根系发育良好的种苗(子条)移栽。
③加强七园管理。
在三七黑斑病的发生季节里,要勤查七园,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集中深埋处理。雨季要勤开园门,通过空气流动,降低园内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
④合理施肥。
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三七植株徒长而抗逆性降低。因此施肥应做到均衡合理,不偏施氮肥。三七是块根植物,对钾肥的需求量略高于其他作物,可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提高三七植株的抗逆性。
⑤规范农事操作。
七农在七园管理过程中,应规范农事操作,如由传统的边拔草边捡病残体的习惯,改为捡病残体与拔草程序分开,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病害的人为传播。病残体应深埋处理,以避免病菌的再次侵染。
(2)化学防治
1)种子、种苗处理。
无论是种子还是种苗,播种或移栽时有必要进行种子或种苗的药剂处理。可用40%茵核净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或漫苗15—20分钟,或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 2%一0.5%拌种或拌苗后播种、移栽。
2)药剂处理。
可用以下药剂单独使用或选择两种混合使用,进行叶面喷雾。
①lO%宝丽安(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l∞0—1 500倍液。
②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③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 - 200倍液。
④l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1000 -1 500倍液。
⑤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 - 800倍液。
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为避免病原对药剂产生抗药性,1年内药剂种类尽量避免重复。植株开花和幼果期,花序、幼果对化学药剂比较敏感,此时选用多抗霉素较安全,不易产生干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