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肉质,1条至多条,呈纺锤形。茎暗绿色,至茎 先端变紫色,光滑无毛,具纵向粗条纹。产中国云南东南部(砚山、西畴、文山),生于海拔1200-1800米地带。广西西南部亦有栽培。根茎和肉质根为名贵之中药,有止血、破血散瘀、消炎定痛和滋补之功效,为治疗跌打损伤之主要药物。花、叶亦有清热之效。三七矮黄症是三七病害的一种,对三七产量影响较大,那么三七矮黄症如何防治?
1.症状表现
症状为植株矮小,叶片泛黄,生长苍老,外形如极度营养不良状。地下部块根生长势弱,如主根、小新根少而小等。由于该症状主要是植株矮化、苍老,叶色淡而泛黄,故暂以“矮黄症”相称。病样经镜检未发现病原,曾采用增施各种营养元素,包括硼、镁、锌、钼等,均未见有所改变,但植株并不死亡。
二年三七植株仍可抽薹开花,但多数不结实。三年以上受病植株可开花结实,但果实少,瘪小的占80%。病株在整个生长发育期与健康植株迥然有异,严重者形如三七受砷害后的症状。矮黄症几乎在各主要三七栽培区中都有零星发生,七农称之为“小老头”。
2.发病特点
三七矮黄症主要发生在出苗至展叶期间的三年生躲棵三七上,据调查,此病常年发病率在0.1% - 0.25%,个别七园达7%。各选择20株受病的与健康的植株地下部称重对比,受病植株重量仅为健康植株的31.1%;加工干燥后,重量仅达健康植株的28.4%。说明该症严重影响三七产量。
3.防治方法
病因为三七在展叶期内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养分供应不足,随着叶片的伸展和施肥可以得到缓解和恢复。